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12课 飞向太空的航程 word版学练案

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12课 飞向太空的航程 word版学练案

ID:18368406

大小:244.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9-16

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12课 飞向太空的航程 word版学练案_第1页
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12课 飞向太空的航程 word版学练案_第2页
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12课 飞向太空的航程 word版学练案_第3页
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12课 飞向太空的航程 word版学练案_第4页
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12课 飞向太空的航程 word版学练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12课 飞向太空的航程 word版学练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一)作者简介贾永,新华社高级记者。其作品以歌颂军人职业的神圣之情纵论全球风云,用以天下为己任的豪迈之情深深打动读者,以所包含的丰富思想信息含量以及机智、细致、精巧的手法吸引读者。他有一个著名的口号叫“原始采访”,就是到新闻的源头去追寻新闻,要求记者在第一时间或者第二时间第一现场追寻新闻。他是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社长。曹智、白瑞雪,也是新华社记者。(二)人物轶事钱学森讲“万户的故事”钱学森给年轻人讲了“陶成道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公元十四世纪末的中国。那是明朝洪武年间。有一位曾被朱元璋封为万户的人,名叫陶成道,是浙江金华人。他熟读诗书

2、,但不去投考元季功名。因为他不爱官位,爱科学。一次炼丹中发生爆炸事件,引发了他研究火器的兴趣,后来,终于试制出火器。后来,他成为明朝开国功臣,朱元璋封他“万户”。晚年,陶成道想利用具有巨大推力的东西,将人送上蓝天,去亲眼观察高空的景象。为此,他做了充分的准备。晚年一天,他手持两个大风筝,坐在一辆捆绑着四十七支火箭的蛇形飞车上。然后,他命令他的仆人点燃第一排火箭。只见一位仆人手举火把,来到陶成道的面前,心情非常沉痛地说道:“主人,我心里好怕。”陶成道问道:“怕什么?”那仆人说:“倘若飞天不成,主人的性命怕是难保。”陶成道仰天大笑,说道:“飞天,乃是我中华千年之夙愿。今天,我纵然

3、粉身碎骨,血溅天疆,也要为后世闯出一条探天的道路来。你等不必害怕,快来点火!”仆人们只好服从陶成道的命令,举起了熊熊燃烧的火把。只听“轰!”的一声巨响,飞车周围浓烟滚滚,烈焰翻腾。顷刻间,飞车已经离开地面,徐徐升向半空。正当地面的人群发出欢呼的时候,第二排火箭自行点燃了。突然,横空一声爆响,悲剧发生了。只见蓝天上陶成道乘坐的飞车变成了一团火,陶成道从燃烧着的飞车上跌落下来,手中还紧紧握着两支着了火的巨大风筝,摔在地上。钱学森讲到这里停了一下。有一个青年人问道:“后来呢?”“后来?”钱学森神情惋惜地说道,陶成道长眠在鲜花盛开的万家山。当然,他进行的飞天事业停止了。明朝以后,特别

4、是到了近代,我国的科技事业日趋落后,以至备受列强的欺凌。但是,陶成道开创的飞天事业,得到了世界的公认。美国一位叫詹姆斯·麦克唐纳的火箭专家,称中国的万户为青年火箭专家,是人类第一位进行载人火箭飞行尝试的先驱。他研制的蛇形飞车,也是人类有史以来了不起的发明。(一)背景链接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贾永、曹智、白瑞雪三位新华社记者写下这篇新闻,记录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同时回顾了为了这一时刻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所作努力的历史。(二)常识整理通讯通讯是一种新闻报道体裁。对于新闻人物与事件的

5、记叙较具体、详尽、生动。写作中多采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并举的方法,寓理于事,以情动人。通讯作为报刊、电台等媒体最主要的体裁之一,新闻性显然是基本的特征。而新闻性中,真实、时效、思想性及典型意义构成了它的不同层面。就报道对象而言,或是人物、事件,或是经验、成果、工作情况、社会风貌等,都必须是真实的,不允许虚构或“合理想象”,而且报道对象应该具有必须的思想性和典型意义。就报道时效而言,通讯虽不及消息这般快速敏捷,有时为将人物、事件报道细致完整需时较长,但也必须及时,有很强的时效概念。除去真实、时效的新闻性特征,通讯还要有生动性、完整性、评论性的特点。(三)博览悦读“背景”成为

6、新闻一景本文在背景运用上非常精当,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背景精。通讯报道要有背景。作者在采访中要广泛占有背景材料,为写好背景做大量积累,然后抽取精华,把那些在读者理解报道时所必需的背景信息精选出来,再精练地写出来。这里讲的精,不仅仅是短,主要指的是精华、精练。本文开头二、三两段两句话就简练地列出了中国即将发射载人飞船的背景,可谓精。2.背景准。背景材料是为了让读者更好、更准确地理解一篇报道,说的都是“为什么”,所以,一定要准确无误,千万不能道听途说、以讹传讹。本文讲的是中国的航天发展进程,就应该选取中国航天最有价值的场景做背景,关于中国载人航天的新闻报道,正确的背景应该是中

7、国要发展自己独立的航天工业,正当地参与国际太空竞争,这就是准。3.背景短。千万不能喧宾夺主地为了突出背景而故意抻长文章。因为背景毕竟是背景,再亮丽也不可能成为主体,多了反而成为累赘。本文在二、三段用很短的几句,就交代了我们几百年来的期待,成功交代了我们发展航空事业的背景。4.背景散。把背景散于文章之中,就会不见背景而有背景,不写背景而成背景。当然这种散要用信息连接,要有助于文章严谨,要形散,不能神散。我们所读到的许多国内外新闻消息名篇,许多都难以分清背景信息和新闻信息,因为作者巧妙地把背景材料隐藏在整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