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

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

ID:18401239

大小:279.50 KB

页数:53页

时间:2018-09-17

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_第1页
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_第2页
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_第3页
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_第4页
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二、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口蹄疫(FootandMouth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我国规定为一类动物疫病。为预防、控制和扑灭口蹄疫,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规范。1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口蹄疫疫情确认、疫情处置、疫情监测、免疫、检疫监督的操作程序、技术标准及保障措施。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

2、切与口蹄疫防治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2诊断2.1诊断指标2.1.1流行病学特点2.1.1.1偶蹄动物,包括牛科动物(牛、瘤牛、水牛、牦牛)、绵羊、山羊、猪及所有野生反刍和猪科动物均易感,驼科动物(骆驼、单峰骆驼、美洲驼、美洲骆马)易感性较低。2.1.1.2传染源主要为潜伏期感染及临床发病动物。感染动物呼出物、唾液、粪便、尿液、乳、精液及肉和副产品均可带毒。康复期动物可带毒。1162.1.1.3易感动物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和伤口感染病毒,通常以直接或间接接触(飞沫等)方式传播,或通过人或犬、蝇

3、、蜱、鸟等动物媒介,或经车辆、器具等被污染物传播。如果环境气候适宜,病毒可随风远距离传播。2.1.2临床症状2.1.2.1牛呆立流涎,猪卧地不起,羊跛行;2.1.2.2唇部、舌面、齿龈、鼻镜、蹄踵、蹄叉、乳房等部位出现水泡;2.1.2.3发病后期,水泡破溃、结痂,严重者蹄壳脱落,恢复期可见瘢痕、新生蹄甲;2.1.2.4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成年动物死亡率低,幼畜常突然死亡且死亡率高,仔猪常成窝死亡。2.1.3病理变化2.1.3.1消化道可见水泡、溃疡;2.1.3.2幼畜可见骨骼肌、心肌表面出现灰白色

4、条纹,形色酷似虎斑。2.1.4病原学检测2.1.4.1间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阳性(ELISAOIE标准方法附件一);2.1.4.2RT-PCR试验,检测阳性(采用国家确认的方法);2.1.4.3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IHA),检测阳性(附件二);2.1.4.4病毒分离,鉴定阳性。1162.1.5血清学检测2.1.5.1中和试验,抗体阳性;2.1.5.2液相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体阳性;2.1.5.3非结构蛋白ELISA检测感染抗体阳性;2.1.5.4正向间接血凝试验(IHA),抗体阳性(附件

5、三)。2.2结果判定2.2.1疑似口蹄疫病例符合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诊断或病理诊断指标之一,即可定为疑似口蹄疫病例。2.2.2确诊口蹄疫病例疑似口蹄疫病例,病原学检测方法任何一项阳性,可判定为确诊口蹄疫病例;疑似口蹄疫病例,在不能获得病原学检测样本的情况下,未免疫家畜血清抗体检测阳性或免疫家畜非结构蛋白抗体ELISA检测阳性,可判定为确诊口蹄疫病例。2.3疫情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家畜上述临床异常情况的,应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立即按照有关规定赴现场进行核实。2.3.

6、1疑似疫情的报告116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报告后,立即派出2名以上具有相关资格的防疫人员到现场进行临床和病理诊断。确认为疑似口蹄疫疫情的,应在2小时内报告同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并逐级上报至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家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诊断为疑似口蹄疫病例时,采集病料(附件四),并将病料送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必要时送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2.3.2确诊疫情的报告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确诊为口蹄疫疫情时,应立即报告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

7、门和国家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省级兽医管理部门在1小时内报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国家参考实验室确诊为口蹄疫疫情时,应立即通知疫情发生地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同时报国家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诊断新血清型口蹄疫疫情时,将样本送至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2.4疫情确认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根据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或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确诊结果,确认口蹄疫疫情。3疫情处置3.1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的划分3.1.1疫点116为发病畜所在的地点

8、。相对独立的规模化养殖场/户,以病畜所在的养殖场/户为疫点;散养畜以病畜所在的自然村为疫点;放牧畜以病畜所在的牧场及其活动场地为疫点;病畜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疫情,以运载病畜的车、船、飞机等为疫点;在市场发生疫情,以病畜所在市场为疫点;在屠宰加工过程中发生疫情,以屠宰加工厂(场)为疫点。3.1.2疫区由疫点边缘向外延伸3公里内的区域。3.1.3受威胁区由疫区边缘向外延伸10公里的区域。在疫区、受威胁区划分时,应考虑所在地的饲养环境和天然屏障(河流、山脉等)。3.2疑似疫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