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盐互通立交设计

后盐互通立交设计

ID:18481105

大小:1.22 M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18

后盐互通立交设计_第1页
后盐互通立交设计_第2页
后盐互通立交设计_第3页
后盐互通立交设计_第4页
后盐互通立交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后盐互通立交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后盐互通立交设计齐庆宝刘晓峰(大连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大连116033)摘要: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后盐互通立交的总体设计及桥梁设计。关键词:立交设计1概述后盐互通立交是连接沈大高速公路、201国道(鹤大线)、202国道(黑大线)、城区快速道振兴路、城市主干道华北路的重要立交枢纽。该立交位于大连市北部,是大连与东北三省及东北亚地区连接的主要通道。现有互通立交由部分苜蓿叶型和部分喇叭型两部分组成,主桥为对向4车道,立交平面线形标准低,存在着多处平面交叉点,并且,随着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为对向8车道,鹤大线、黑大线先后改建为对向4车道,原有立交规模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量需求,后盐互通立交已经

2、成为进出大连市的道路瓶颈,因此,后盐互通立交的改扩建工程已经势在必行。后盐互通立交所处地理位置道路网密度高;进出大连市各种管线均汇集于此,地下管网分布密集;该立交区域内同时分布着长大铁路、大连市快速轨道三号线等重要铁轨线路。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后盐互通立交的改建形式及规模,在经过对各种立交方案的比较、分析以及听取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后盐互通立交改建方案最终确定为一个三层苜蓿叶定向式组合型和一个双层喇叭形(B型)两部分组成,为全互通立交型式,该立交总投资规模为2.5亿元。2总体设计后盐互通立交改扩建形式(见图1)2.1立交布设原则2.1.1互通立交交通量分布预测及对应所需车道数2.1

3、.2从交通量分布情况可以看出,黑大线至华北路方向及鹤大线至华北路方向为交通量主要方向,因此,这两个匝道方向考虑采用单向双车道标准,另外两个匝道方向采用单车道标准;同时,考虑到大连市远期道路网规划,振兴路至华北路匝道方向采用单向三车道标准,振兴路至沈大路匝道方向采用单车道标准。2.1.3主线、匝道及快轨三号线通车净空5.0米,长大铁路净空8.0米。2.2路基标准(见图2)2.2.1沈大高速路基宽42米,对向八车道,中央分隔带3米;黑大线及鹤大线路基宽22.5米,对向四车道,不设中央分隔带;现有振兴路路基宽32米,对向六车道,中央分隔带3米,振兴路作为大连市区连接开发区的唯一城市快速路,根

4、据交通量预测,至2010年现有道路规模已不能满足交通量需求,因此,远期规划考虑新建大连市区至开发区快速路,从而起到分流振兴路的作用;华北路路基宽42米,目前为对向八车道,不设中央分隔带,远期规划为对向十六车道。2.2.2匝道路基宽度,应用交通量分析结果,分别采用单向单车道、双车道、三车道路基标准。2.3线形设计标准2.3.1苜蓿叶定向组合型部分,内环匝道为单车道,线形标准低,计算车速40Km/h;内环展开的两个定向匝道为双车道、右转匝道为单车道,线形标准高,计算车速60Km/h。喇叭形部分,内环匝道为单车道,计算车速30Km/h,两个定向匝道为三车道,计算车速60Km/h。2.3.2主

5、线及各匝道线形技术指标见下表:项目主线被交路内环匝道其它匝道计算行车速度(公里/小时)100604060平曲线最小半径(m)100024070(30)160直线段最小长度(m)545.492455.097最大纵坡(%)1.9133.604.9094.986最小纵坡(%)0.3150.600.3020.01最小凸曲线半径(m)15000700012001400最小凹曲线半径(m)12000700010001200最大合成坡度(%)2.774.696.336.492.4防护及排水设计2.4.1互通立交区填方边坡均采用网格防护,网格内植草。2.4.2路堤挡土墙采用片石砌筑,浆砌料石镶面。2.

6、4.3路基排水结合浆砌边沟、浆砌排水沟、土质排水沟,以及过道涵,立交区内河道综合考虑,形成完整的路基排水系统。2.4.4主线、匝道及被交道路面均采用集中排水,路面水通过边坡泄水槽排至边沟或排水沟内。2.5路面设计2.5.1主线新建路面结构:表面层4cm沥青玛蹄脂碎石抗滑层(SMA-16型);中面层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I型);下面层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30I型);上基层18cm厂拌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下基层18cm厂拌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16cm厂拌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总厚度为70cm,满足抗冻要求。设计弯沉值22(1/100mm)。2.5.2匝道及被交路路面结构

7、:取消SMA表面抗滑层,其它结构与主线相同。设计弯沉值25(1/100mm)。1桥涵设计后盐互通立交主线及匝道桥,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U型台,扩大基础或桩基础。主线桥长793.4延米/1座,匝道桥2855.5延米/8座。桥梁设计荷载:汽车—超20,挂车—120(匝道),特—480(主线);地震基本烈度:VII度。3.1上部结构形式主线桥面净宽:2x(净-23.25+2x0.5);2x(净-30.7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