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料均化库施工方案

生料均化库施工方案

ID:18505112

大小:118.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9-18

生料均化库施工方案_第1页
生料均化库施工方案_第2页
生料均化库施工方案_第3页
生料均化库施工方案_第4页
生料均化库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料均化库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编制说明和编制依据1.1编制说明为了确保贵州江电葛洲坝水泥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日产1000t生料均化库及入窑喂料系统的施工质量和合同工期的要求,做到科学组织、精心施工、确保工期,以创造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针对该工程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特编制本方案作为施工的指导性文件,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执行。1.2编制依据1.2.1北京建研建材设计研究院设计的贵州江电葛洲坝水泥股份有限责任公司(1000t/d)生料均化库及入窑喂料系统施工图。1.2.2设计院标准:1.2.2.1结构施工图统一说明(0206LS1)1.2.

2、2.2建筑施工图统一说明(0206LB1)1.2.2.3预埋件图集(LS1)1.2.2.4库侧钢平台图集(LS6)1.2.2.5钢混组合结构库顶板图集(二)(LS8)1.2.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1.2.4《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及其它国家现行技术规范。1.2.5《建筑施工手册》第三版1.2.6国家现行的施工及验收规范1.2.7中化十六公司《质量手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第四版)2、工程概况2.1建设地点特征182.1.1本工程位于遵义市湄潭县城约16km,属黄家坝镇梭

3、米孔村管辖,位处326国道湄潭县至遵义市公路左侧,西距川黔铁路遵义市火车站64km,交通十分便利。2.1.2年平均气温14℃。2.1.3年平均降雨量1141.3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2.1.4风速:1.3m/s。2.1.5地震基本烈度为六度。2.2工程特点2.2.1本工程为钢筋砼筒体结构,筒顶高35m,内直径15m,库壁环梁标高6.919m,以下壁厚450mm,库壁环梁以上壁厚300mm,基础为现浇钢筋砼环形基础,库顶板钢混组合结构,采用钢梁做支撑,压形钢板固定于钢梁做底模,上浇150mm厚砼,筒内底板上有一

4、圆形钢筋砼减压锥座落在底板环梁上,锥壳高度13.357m,底外半径7.25m,壁厚400mm,成60°仰角。2.2.2主要分项工程量钢筋:200t砼:1000m3型材:50t3、施工部署3.1施工方案的选择3.1.1依据该工程的特点,生料均化库库壁环梁标高6.919m以下库壁采用“翻模法”施工,以上库壁采用“滑模”施工,垂直式运输采用“台轨道式”QT-80搭吊,其它采用常规方法施工。3.1.2钢筋采用集中加工,限额领料,钢筋加工厂至施工现场距离约80m。所有钢筋加工成半成品,用小型翻斗车拖挂运至施工现场,绑扎成型。

5、183.1.3砼搅拌采用搅拌站集中拌料,采用一台ZL-30B型装载机上料,四台机动翻斗车运输,运距约80m。3.2施工顺序基础土方→基础环梁→标高6.919m以下库壁翻模及库底板施工→滑模平台组装,安装主钢梁→滑升至标高35m→主钢梁就位、拆除滑模机具→库内减压锥施工→安装次钢梁及压型钢板、封顶→收尾3.3施工机械的选择3.3.1土石方工程本方案似采用1台W1-100反铲挖掘机和4辆5t自卸汽车进行土石方挖运,砼采用2台500L型强制式集中搅拌。3.3.2垂直运输3.3.2.1垂直运输,采用一台轨道式QT80塔吊。

6、3.3.2.2根据施工工艺条件,滑模垂直运输采用QT80塔吊进行,人员上下在库外搭设一座钢管临时爬梯,位置定于均化库提升机钢平台处,以便利于日后钢平台安装,爬梯踏面采用δ=25mm厚木板,上钉防滑条。3.3.2.3筒内减压锥采用塔吊完成,库顶主钢梁随滑模平台同步滑升,次钢梁及其它钢结构采用塔吊及倒链完成。3.3.2.4高空控制通讯联络上操作平台供电用胶皮软电线随滑升不断放长照明,采用36V安全电压通迅联络,高空联络员与地面联络员以电铃和信号为主,辅助直通电话,高空带班与地面带班用对讲机联络。操作平台上挂红旗,夜间应

7、有红色灯光,作为航空障碍信号。4、主要施工方法184.1土方工程4.1.1根据地勘报告(初勘)和生料均化库基础图,考虑到本工程基底地质复杂、溶洞较多以及基坑较深这一实际情况,故必须采用整体开挖方式。4.1.2因基底以石方为主,爆破难度较大,故圆库基坑开挖,基底几何尺寸考虑500mm工作面。4.1.3因基坑深度最终将超出7.0m以上,反铲挖掘机需坑内和坑上交叉作业,故开挖面按1:0.5放坡,且需开挖一条宽4.0m、坡度15°的坡道,以便机械上下行驶,坡道面干铺δ=250mm厚毛石。4.1.4基坑土方采用YW1-100

8、反铲挖掘机直接挖掘,基坑内弧石、石牙、局部联体岩石群等均采用机械钻眼,爆破松动后反铲挖掘。基底预留30cm岩石,采用人工锺钎破凿,人工运至坑外后反铲挖掘机装车。4.1.5为防止地表水对基坑底造成影响,基坑内设置300×300mm排水沟,顺基坑周圈布置并引至600×600×600mm集水井,然后采用φ100泥浆泵2台集中抽水降排水。同时,在基坑上部距坑沿1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