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认知及知觉理论

空间认知及知觉理论

ID:18573508

大小:11.10 MB

页数:59页

时间:2018-09-19

空间认知及知觉理论_第1页
空间认知及知觉理论_第2页
空间认知及知觉理论_第3页
空间认知及知觉理论_第4页
空间认知及知觉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空间认知及知觉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五、空间认知认知指的是获得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知、表象、记忆、思维等等,而思维是它的核心。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按照一定的关系组成一定的功能系统,从而实现对个体认识活动的调节作用。空间认知:是有关空间关系的视觉信息的加工过程,由一系列心理变化组成,个人通过此过程获取日常空间环境中有关位置和现象属性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编码、储存、回忆和解码。信息包括方向、距离、位置和组织等。空间认知涉及一系列空间问题的解决,如行进中测定位置、察觉街道系统、找路、选择指路信息、定向等。1、空间认知的过程:首先依赖于环境知觉,人们藉着各

2、种感官捕捉环境特征,通过观察道路、地物、界线和其它环境特征获取某一地方的信息,并设法弄清事物之间的联系,了解不同地点间距离,是否可以从此处到彼处,如何从A点到B点。2、相关概念意象(或“表象”):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认知地图:具体空间环境的意象称为认识地图。3、认知地图认知地图的性质:模拟观点与命题观点。认知地图的特点:多维信息的综合再现;模糊性和片断性;个体差异:当地居民与外来者、生活方式和活动范围、性别差异、年龄差异、人格化地图。认知地图的构成要素六、相关的环境知觉理论 及其与园林的关系(一)、格式塔知觉理论1

3、、格式塔的含义德语中格式塔意指形式或图形,还具有英语Structure(组织)的含义,由于Structure一词己为其他心理学派所专用,因而英译为configuration或音译为gestalt,中译“完形”或音译为“格式塔”。(1)作为心理学术语的格式塔具有两种含义:一指事物的一般属性,即形式;一指事物的个别实体,即分离的整体,形式仅为其属性之一。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与意义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2).引申:在格式塔心理学知觉理论的应用中,差不多把格式塔视为“有

4、组织整体”的同义词,即认为所有知觉现象都是有组织的整体,都具有格式塔的性质。凡能使某一感知对象(如建筑立面、平面)成为有组织整体的因素或原则都被称为格式塔,出现了“格式塔(或格式塔原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这一类说法。2、该理论与园林的关系现实生活中,人总是企图在知觉范围内对感知对象加以组织和秩序化,从而增强对环境的理解和适应。由于人对环境刺激的组织与思维过程和客观环境刺激的特性存在着同构性,所以环境刺激特性也直接影响着人的知觉效果。格式塔的组织原则:图形与背景的关系、群化原则(邻近原则、相似原则、连续原则、封闭原则)、简化原则(

5、良好完形原则、简洁原则)。(1)、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在一定的场内,我们并不是对其中所有对象都明显感知到,总是有选择地感知一定的对象—有些突显出来成为图形(figure),有些退居衬托地位成为背景(ground),俗称图底之分。先天失明者复明后的实验证明,图底之分是复明后视知觉最早具有的反应,因此是先天赋予的,后天经验对此只起到一定的强化作用。Fl赛车运动的标志①、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图形清晰明确,相对较强;背景模糊不定,相对较弱。图形是被包围的较小对象,背景是包围着的较大对象。因此,图形有轮廓,一般人感知不到背景的轮廓。当图形与背景相

6、互围合且形状类似时,图底关系可以互换。②、图底关系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意义图底关系是人凭直觉认识世界的最基本需要。真实环境中有清晰程度不同的图底关系:有的清晰,有的模糊,有时该清晰的却很模糊,该模糊的反倒清晰,不一定符合使用要求,这就需要经过设计加以调整。另一方面,感知对象图底不分或难分,成为暖昧或混乱的图形(如图),视知觉就会忽略不顾,或因暖昧造成的闪烁而感到疲劳。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强调图底之分,不仅符合视知觉需要,而且有助于突出风景园林和建筑的主题—观众在随意和轻松的情境中第一眼就发现所要观察的对象。同时,环境中某一形态的要素一

7、旦被感知为图形,它就会取得对背景的支配地位,使整个形态构图形成对比、主次和等级。反之,缺乏图底之分的风景园林环境易造成消极的视觉效果。③、易成图形的主要条件(1)小面积比大面积易成图形。当小面积形态采用对比色时尤其引人注目,如蓝天上的白云、湖泊中的岛屿、碧波白帆、青山黄瓦、万绿丛中一点红等。(2)单纯的几何形态易成图形。如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在复杂的建筑环境中以其单纯的几何形态吸引着游人的注意而突显为图形。(3)水平和垂直形态比斜向形态易成图形。(4)对称形态易成图形。(5)封闭形态比开放形态易成图形,大如群山环抱的天池,小如

8、围墙上的漏窗、月洞门等。③、易成图形的主要条件(续)(6)单个的凸出形态比凹入形态易成图形。对于凹凸连续的形态,图形与背景可以互换,新加坡夜景(7)动的形态比静的更易成为图形,如广场上的喷泉、活动雕塑或飘动的彩旗等。(8)整体性强的形态易成图形,如园林中或山坡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