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大道延长线(后湖路-东干渠路)工程

建设大道延长线(后湖路-东干渠路)工程

ID:18650132

大小:1.50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9-19

建设大道延长线(后湖路-东干渠路)工程_第1页
建设大道延长线(后湖路-东干渠路)工程_第2页
建设大道延长线(后湖路-东干渠路)工程_第3页
建设大道延长线(后湖路-东干渠路)工程_第4页
建设大道延长线(后湖路-东干渠路)工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设大道延长线(后湖路-东干渠路)工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建设大道延长线(后湖路-东干渠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二零一零年十一月1工程概况1.1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建设大道延长线(后湖路~东干渠路)工程项目性质: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单位: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项目投资:5.08亿元1.2项目位置和线路走向建设大道延长线(东干渠路~后湖路)南起东干渠路,道路线形往北与后湖南路相交,再往北与后湖路相接,全长约720米,规划红线宽为50m。建设大道延长线与东干渠路道口,后湖路道口已设计完成,均不含在本次设计范围之内。项目

2、位置和线路走向详见图1-1。本工程图1-1项目位置和线路走向1.3拟建项目沿线现状概况本次设计道路沿线现状有一条约5~6米宽的水泥砼路,主要为淌湖村居民的生活通道,现状东干渠路~后湖南路段道路两侧基本上为民房,雨水为散排。后湖南路~后湖路段道路两侧为在建居民小区。建设大道沿线相交的东干渠路、后湖南路尚未形成,后湖路已完成设计,正在施工。道路沿线地势起伏较平坦,场地地面标高在20.4~21.8m之间。建设大道延长线(东干渠路~后湖路)现状没有排水管道,雨污水通过明沟排入现状建设明渠,由后湖泵站抽排出府

3、河。1.4主要技术标准本项目规划红线宽度为50m,为城市主干路Ⅰ级,主线设计速度为50km/h,双向6车道,主要技术标准见表1-1。表1-1主要技术标准表序号项目单位采用技术指标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Ⅰ级2设计速度km/h503红线宽度m504行车道宽道小车道宽3.5m;大车道宽3.75m5设计年限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沥青砼路面为15年、水泥砼路面为30年,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为20年。6路面结构类型沥青混凝土7抗震等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对应烈度6度,按7度构造措施

4、设防1.5主要工程内容本工程的建设内容包括四大部分: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及绿化工程,本工程不设置服务区。1.道路工程(1)道路平面建设大道延长线南起东干渠路,道路线形往北与后湖南路相交,再往北与后湖路相接,全长约720米,规划红线宽为50m。规划道路全线设二处平曲线,平曲线半径分别为R=400米、R=800米。道口红线最小转弯半径R=10米,缘石转弯半径设计为R=15~25米。本次设计布置2对公交站点,站距500~800米,为港湾式车站。建设大道延长线与东干渠路道口为铁二院设计范围

5、,后湖路道口已设计完成,均不含在本次设计范围之内。(2)纵断面规划道路最大纵坡0.34%,最小纵坡0.30%。最大坡长350米,最小坡长200m。(3)横断面规划建设大道延长线红线宽为50米,三块板断面形式,具体布置为:中间23米宽机动车道,两侧各3.5米宽分隔带、4.5米宽非机动车道、5.5米宽人行道。横断面中布置有雨水、污水、电力、通信、燃气等市政管线。车行道横坡为1.5%,人行道横坡为2.0%。(4)道路路基路面设计①路面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平整度好、噪声小,、行车舒适、不反光、维修方便、开

6、放交通快、对路基变形适应性强等优点,并考虑到后湖地区基本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因此设计推荐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结构为:6厘米厚C30彩色砼步砖,2厘米厚M10水泥砂浆卧底,15厘米厚水泥稳定碎石基础。②路基由于本工程暂时未进行地质勘探,本次设计参考本工程临近相关工程――建设大道延长线(二七路~干休所)、后湖南路、后湖路等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根据地质报告,并借鉴后湖地区基础处理的经验,初步判定本工程路段无深层软弱地基,按常规拟定如下基础处理方案:1、由于杂填土成分复杂,结构松散,强度低,因此对该

7、层采用清除换填的处理方案;2、对局部含水量较大的粘土层,采取原状土翻挖戗灰处理方案,翻挖厚度为30~50厘米;3、对于埋深较浅的淤泥层采取清除换填的处理方案。2.排水工程(1)排水系统后湖地区排水系统属于黄孝河系统,黄孝河系统分为低排系统和高排系统。其中,黄孝河低排系统由旧城区和后湖低排区组成,通过黄孝河主明渠汇入后湖三期泵站(Q=97m3/s,起排水位15.85m)抽排出府河;黄孝河高排系统由六合沟地区、堤角地区和后湖高排区组成,汇水通过建设渠、新湖渠等高排明渠进入后湖二期泵站(Q=37.5m3/

8、s,起排水位18.15m)抽排出府河。本次拟建路段的雨水属黄孝河高排系统。建设大道污水管道属于三金潭污水处理厂收集系统D线建设渠污水泵站(Q=2.3m3/s)主干管系统内的污水支管,污水管分段向东接入幸福一路、幸福大道等路段的规划污水管道中,排入规划建设渠污水泵站。(2)设计布置A.雨水设计布置本次设计路段的雨水属黄孝河高排系统。沿线布置d800mm~d1350mm的雨水管道,由南向北排入后湖路已设计d1500mm雨水管道。雨水管道定线:根据规划,雨水管道布置在道路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