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身体状况评估 中职健康评估课件

第五章身体状况评估 中职健康评估课件

ID:18658675

大小:3.45 MB

页数:77页

时间:2018-09-20

第五章身体状况评估 中职健康评估课件_第1页
第五章身体状况评估 中职健康评估课件_第2页
第五章身体状况评估 中职健康评估课件_第3页
第五章身体状况评估 中职健康评估课件_第4页
第五章身体状况评估 中职健康评估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章身体状况评估 中职健康评估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身体状况评估学时数:1学时李群芳学习目标1.掌握身体状况(一般状态、皮肤粘膜及浅表淋巴结、头颈部、胸部、腹部、神经反射)评估的方法、内容及结果判断。2.熟悉身体状况评估的正常表现及常见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3.熟悉身体状况评估前的准备。4.了解胸部、腹部体表标志的位置及临床意义。主要内容身体状况评估的准备与基本方法1一般状态评估2皮肤粘膜及浅表淋巴结评估3头面部及颈部评估4胸部评估5腹部评估6脊柱与四肢评估7神经反射评估8一、评估前准备进行身体状况评估前应从4方面做好准备用物准备环境准备评估者准备被评估者准备等二、评估基本方法(一

2、)视诊视诊是评估者用眼睛观察被评估者全身或局部状态的评估方法。1.适用范围2.注意事项(二)触诊1.触诊方法(1)浅部触诊法(2)深部触诊法2.注意事项(三)叩诊1.叩诊方法(1)直接叩诊法(2)间接叩诊法2.注意事项3.叩诊音(四)听诊1.听诊方法(1)直接听诊法(2)间接听诊法2.注意事项(五)嗅诊1.嗅诊方法2.临床意义一、生命征二、意识状态三、面容与表情四、发育与体型五、营养状态六、体位七、步态一、生命征(一)体温1.体温测量部位、方法、正常值及优缺点2.生理性波动:波动范围<1℃。3.异常体温及其临床意义(1)体温过高(2)

3、体温过低(二)脉搏1.生理变化2.异常脉搏及其临床意义(三)呼吸1.生理变化2.异常呼吸及其临床意义(1)呼吸频率改变①呼吸过速②呼吸过缓(2)呼吸深度异常①呼吸深快②呼吸浅快(3)呼吸节律改变①潮式呼吸②间停呼吸(四)血压1.成人血压标准和高血压分类2.生理变化3.异常血压变化及其临床意义(1)高血压(2)低血压(3)脉压改变二、意识状态意识障碍的程度由轻到重可分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三、面容与表情图5-7常见异常面容四、发育与体型(一)发育1.成人发育正常的评估指标2.发育异常(二)体型无力型(瘦长型)正力型(匀称型)超力型(矮胖

4、型)五、营养状态(一)营养状态的评估方法1.体重①标准体重简易计算公式:男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女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85。②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正常范围为18.5~22.9。2.皮下脂肪3.综合判断(二)异常营养状态1.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10%为消瘦,极度消瘦者称为恶病质。2.营养过度实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以上称为肥胖。(1)外源性肥胖(2)内源性肥胖六、体位常见的体位1.自主体位2.被动体位患者自己不能调整或变换身体的位置。3

5、.强迫体位为减轻痛苦而被迫采取的某种特殊体位。七、步态常见异常步态一、皮肤粘膜评估二、浅表淋巴结评估一、皮肤粘膜评估评估的重点(一)颜色(二)湿度(三)弹性(四)皮疹(五)皮下出血(六)蜘蛛痣与肝掌二、浅表淋巴结评估(一)评估方法和顺序评估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窝、腋窝、滑车、腹股沟、腘窝等。(二)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一、头面部评估二、颈部评估一、头面部评估(一)头发和头皮(二)头颅1.头颅的大小及外形2.头部运动常见的头颅畸形(三)眼1.眼睑2.结膜3.眼球(1)眼球外形改变(2)眼球运动异

6、常4.角膜5.巩膜6.瞳孔(四)耳1.耳廓与外耳道2.乳突(五)鼻1.鼻部外观改变2.鼻腔异常变化3.鼻窦鼻窦位置示意图(六)口腔1.口唇2.口腔黏膜3.牙4.牙龈5.舌6.咽部及扁桃体二、颈部评估(一)颈部外形和运动(二)颈部血管1.颈静脉怒张2.颈动脉搏动(三)甲状腺1.评估方法:视诊、触诊和听诊综合评估2.临床意义(四)气管一、胸部的体表标志二、胸壁、胸廓评估三、肺和胸膜评估四、心脏评估五、血管评估一、胸部的体表标志胸廓的骨骼结构前胸壁的自然陷窝与人工划线侧胸壁的自然陷窝与人工划线后胸壁的分区与人工划线二、胸壁、胸廓评估(一)胸

7、壁常见异常:①皮下气肿②静脉曲张③胸壁压痛(二)胸廓胸廓外形的改变三、肺和胸膜评估(一)视诊1.呼吸运动(1)呼吸运动的类型: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常见异常:①胸式呼吸减弱、腹式呼吸增强②胸式呼吸增强、腹式呼吸减弱(2)呼吸困难2.呼吸频率、节律及深度(二)触诊1.胸廓扩张度2.语音震颤(三)叩诊1.叩诊的方法2.正常肺部叩诊音正常前胸部叩诊音3.肺界的叩诊(1)肺上界(2)肺下界(3)肺下界的移动范围4.胸部异常叩诊音正常肺尖宽度(Kronig峡)(四)听诊听诊内容有呼吸音、啰音、语音共振、胸膜摩擦音等1.正常呼吸音2.异常呼吸音(1)

8、异常肺泡呼吸音(2)异常支气管呼吸音(3)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3.啰音(1)干啰音(2)湿啰音4.语音共振语音共振的产生方式、临床意义与语音震颤相同5.胸膜摩擦音案例患者,男,26岁。淋雨后发热达39℃已3天,咳嗽。咳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