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递质_与受体课件

神经递质_与受体课件

ID:18699091

大小:8.37 MB

页数:67页

时间:2018-09-21

神经递质_与受体课件_第1页
神经递质_与受体课件_第2页
神经递质_与受体课件_第3页
神经递质_与受体课件_第4页
神经递质_与受体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神经递质_与受体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什么离子通道的开放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2.突触后电位的变化与什么离子的运输有关?神经递质与受体——化学性突触传递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一)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神经递质: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突触前膜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受体,具有携带和传递神经信息功能的特殊的化学物质。(直接的信息传递者)一个神经元内可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递质(包括调质)一个神经元的全部神经末梢均释放相同的递质一个化学物质被确认为神经递质的条件(Definitionoftransmitter)1)突触前神

2、经元内有合成递质的前体物质及相应的酶系统,能合成该物质。2)合成的递质贮存于囊泡内,神经冲动到来时能释放入突触间隙。3)能与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产生特定的生理效应。4)在突触部位存在有使递质失活的酶或重回收机制,使之作用迅速失活。5)有特异性受体拮抗剂能阻断递质的作用。6)有特异性受体激动剂能增强递质的作用。神经递质的失活通过两个途径再回收抑制,即通过突触前载体的作用将突触间隙中多余的神经递质回收至突触前神经元并贮存于囊泡;酶解,在酶的作用下被代谢和失活。2.神经调质modulator神经调质(neuromodulator):由

3、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化学物质,能调节信息传递的效率,增强或削弱递质的效应。起着修饰神经元内其他递质的作用。非直接的传递信息者,但可改变信息传递的效率。神经肽3.神经调质的分类1)按分泌部位分:中枢神经递质和外周神经递质2)按化学性质分为胆碱类、胺类、氨基酸类、肽类、嘌呤类、脂类和气体类等神经递质的分类分类家族成员胆碱类乙酰胆碱胺类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组胺氨基酸类谷氨酸、门冬氨酸、甘氨酸、γ-氨基丁酸肽类下丘脑调节肽、血管升压素、催产素、阿片肽、脑-肠肽、血管紧张素II、心房钠尿肽等嘌呤类腺苷、ATP气体一氧化氮、一

4、氧化碳脂类花生四稀酸及其衍生物(前列腺素类)递质共存(neurotransmitterco-existence)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包括调质)共存于同一神经元内,这种现象称为递质共存。意义在于协调某些生理过程。唾液腺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去甲肾上腺素神经肽Y乙酰胆碱血管活性肽→少量粘稠的唾液→大量稀薄的唾液递质的代谢(Metabolismoftransmitter)1.递质的合成(synthesisoftransmitter):多在胞浆内进行,需要有关酶的催化。2.在突触小泡内储存;3.递质的释放(releasingoftransmit

5、ter):当Ap传来,突触前膜去极化,Ca2+由膜外进入,使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小泡破裂,其内递质外排,进入的Ca2+量与递质的释放量有直接的关系。4.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发挥效应5.递质的失活与清除(degradation&eliminationoftransmitter):被酶降解(degradationbyenzyme)由突触前膜重摄取(re-uptakebypresynapticmembrane)被血循环带走,到肝脏灭活(inactivationbyhepar)被神经胶质细胞摄取(uptakebyneuroglia)几种神

6、经递质的失活机制神经递质失活方式酶降解弥散入血重摄取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二)配体与受体配体(ligand)凡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化学物质,都属配体。配体可分为:激动剂(agonist):凡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产生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拮抗剂(antagonist):只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不产生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受体(receptor):是细胞表面或亚细胞组分中的一种分子,可以识别并特异地与有生物活性的化学信号物质(配体)结合,从而激活或启动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最后导致该信号物质特定的生物

7、效应。两个功能:1、识别特异的配体;2、把识别和接受的信号准确无误的放大并传递到细胞内部,产生特定的细胞反应。受体与配体结合特性:特异性(specificity)饱和性(Saturation)竞争性(Competive)可逆性(Reversibility)16细胞的信号系统靶细胞信号分子信号产生细胞胞内受体离子通道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酶偶联受体电效应生化反应、离子通道等IP3DAGCa2+释放cAMPPKAPKCRas突触前膜的受体自身受体:作用于突触前膜的受体,调节本递质或正或负的反馈调节,异身受体:作用于突触前膜的受体,调节

8、其它递质的释放(三)主要的递质、受体系统(Maintransmitter,receptorsystem)1.乙酰胆碱及其受体2.儿茶酚胺及其受体3.5-羟色胺及其受体4.组胺及其受体5.氨基酸类递质及其受体6.嘌呤类递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