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ID:18702433

大小:1.23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8-09-21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_第1页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_第2页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_第3页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_第4页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辅导策略陈青萍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CollegeofpsychologyScienceShaanxiNormalUniversity2何谓心理?心理?心理=人脑对客观事物真实的主观反映3内容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其障碍心理问题主要原因学校心理辅导策略4一、中学生心理健康基本标准5生理系统心理系社会系统统自然系统健康系统=生理系统+心理系统+社会系统+自然系统6什么是健康?WHO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同时道德健康。什么是心理健康认知、感情、意志、行为完善和谐具有

2、一种正常的、积极的心态能将个人心境发展至最佳状态能与他人和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并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7中学生心理健康十条标准智力正常.情绪稳定,心境乐观.意志健全,行为协调.注意力集中.完整统一的人格.积极向上,面对现实,有较好的适应能力.适度的反应能力.心理特点与实际年龄相符.自我认知良好.创造性、成就感。8正确价值观学会做人—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学生基本条件做一个尊守校规的人——合格学生做一个积极奉献的人——优秀学生9二.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心理障碍10临床心理学三个概念健康心理: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

3、动不健康心理:有典型的心理症状异常心理:神经症、变态人格、适应性障碍等11心理不健康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心理障碍神经症人格障碍适应障碍性心理障碍瘾癖性障碍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障碍的分界线心理健康知、情、意、行和谐.有积极心态121.一般心理问题近期发生的(小于2个月)内容尚未泛化反应不强烈刺激原因明确思维合乎逻辑人格正常13常见心理问题挫折心理郁闷心理嫉妒心理虚荣心理厌学心理焦虑心理自卑心理142.严重心理问题有较强烈的现实性刺激反应持续时间较长(2—6个月)反应内容泛化有时伴有人格的改变151.咬

4、指甲:紧张焦虑、内心反抗的表现,父母或老师要求过严内心不愿做某事时发生的行为——习惯——固着行为.2.上学恐惧:适应不良的回避行为(腹痛.头痛).3.发脾气:发作性暴怒、哭闹、尖叫、打滚,冲撞、打人咬人攻击性行为,用发脾气获得欲求满足.4.饮食障碍:神经性呕吐或厌食,因偏食或减肥而减食,其后变为厌食。无饥饿感、恶心,闭经等失调症状.5.睡眠障碍:入睡困难、夜惊、梦魇和睡行症.163.心理障碍●时间较持久●反应较剧烈●内容有泛化●情绪波动较大●反逻辑性思维●人格有缺陷17心理障碍类型神经衰弱恐怖症焦虑症适应不良抑郁症强迫症

5、图常见心理障碍类型18资料统计:初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10%高发年龄段12-15岁男生高于女生抑郁发生率:高一25.14%、高二28.03%、高三为22.76%一般心理咨询中,青少年占总数的60%~70%90后的中学生20%曾经考虑过自杀19三、原因何在?201.中学生生理-心理-行为特征生理特征:第一性征发育或基本成熟第二性征发育过程中心理特征:个性发展尚不成熟认识能力不完善情绪困扰繁多行为特征:冲动、反叛、高消费活动2122中学生日常应激源1.日常困扰:衣食住行、交通等方面困扰2.生活事件:考试失败、家人意外、被批评

6、、离异等.3.人际压力:家庭、同学、师生、异性朋友关系4.学习压力:成绩、作业、同学竞争、父母期望5.教育方式:体罚、训斥、辱骂等6.突发社会事件:群体性食物中毒、传染病等.23自暴自弃我行我素2.家庭暴力促发的问题父母离异、家庭战争、极度贫困等负面刺激,容易形成“攻击性人格”。通过欺凌弱小释放压力,获取心理平衡。不良家庭教育“受害者”。243.学校教育254.社会-文化因素性别差异性别角色压力:男生生理波动大;女生心理质量低家族期望压力,思春期压力,学业压力少数群体地位的问题留守儿童、残疾者、文化不适应者26四、该怎么

7、办?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理念和策略27学生成长的载体家庭学校参照群体大众传媒28学校心理健康机构设想心理委员:班级、学生心理辅导站:年级组长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学校心理咨询室29◆三级式心理健康保障模式●一级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规范行为。●二级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防范学生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三级矫正性心理健康教育:纠正学生心理障碍和品行不良。三级式组织:班主任担负一级发展性任务;年级组长督管二级预防性任务;心理咨询中心教师担负三级矫正性任务。各课教师都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渗透在教学工作中,开辟广泛有效的教育

8、途径和内容补充,总体工作由学校领导负责。30积极情绪培养家庭教育方式学习能力养成适应能力锻炼31心理援助的概念概念:对本质上由情绪、认知等因素所致心理问题进行帮助假设:由心理因素所致————化解心理矛盾————不药而治方法:通过语言、文字、行为、人际关系及环境作用以教育、启发、劝告和暗示方法提高感受、认识、化解矛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