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

松江区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

ID:18709983

大小:16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0

松江区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_第1页
松江区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_第2页
松江区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_第3页
松江区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_第4页
松江区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松江区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松江区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初一语文(完卷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序号文言文现代文写作总分(一)(二)(三)(四)(一)(二)内容写字分得分第一部分阅读(58分)一、文言文阅读(25分)(一)默写并根据要求填空。(10分)1.(1),为伊消得人憔悴。(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3)少年辛苦终身事,。(4),奔腾急,万马战犹酣。(5)李清照的《一剪梅》中表现了“山”和“水”的自在安适,与诗人的孤独寂寞形成对照的句子是:。(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2.(1)子能更鸣,可矣。()(2)顾野有麦场

2、,场主积薪其中。()(三)阅读下列文字,完成3—6题。(7分)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口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选自《黔之驴》)3.本文的作者是唐朝的著名文学家(人名)。(1分)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蔽林间窥之。()(2)尽其肉,乃去。()5

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稍近,益狎,荡倚冲冒。6.本文意在讽刺。(2分)初一语文第6页共6页(四)阅读下列文字,完成7—9题。(6分)陶公①少时作鱼梁吏②,尝作坩鲊③饷④母。母封鲊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惟不益,乃增吾忧也。”(节选自《陶母戒子》)注释:①陶公:对陶侃的敬称。②作鱼梁吏:担任监察鱼梁事务的小官。③坩(gān)鲊(zhǎ):坩,盛物的陶器。鲊,腌鱼、糟鱼之类。④饷(xiǎng):馈赠。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陶公少时作鱼梁吏。()8.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4、非惟不益,乃增吾忧也。9.陶母为什么要退回儿子送给她的这罐腌鱼?(2分)二、现代文阅读(33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0—15题。地球是五颜六色的⑴现在,生态是个很时髦的词。什么生态总统,生态国家,生态省,生态县,生态村,生态屋,化妆品也是生态美。生态被炒得无比之热,一位教授说,20世纪60年代他学生态学的时候,要想查查什么是生态学,非得到大图书馆才能查到。现在如此之热,不能不“感谢”沙尘暴,“感谢”污染。⑵沙尘暴多了就要种树,种得世界一片绿色,似乎已成了我们向往的生活。可是最近我听到了这样一个词:绿色沙漠。刚听到这个词时,我没

5、太在意。可是当我按照这一观点持有者的眼光,再去欣赏自然时发现,北京郊外公路两旁确实是绿了,可是林下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而大自然中,那些非人工装扮出来的绿色,倒是林间灌木丛生,野花四放,百鸟飞翔。⑶2002年6月,我应(yāo)到了一趟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赤峰坐车经过翁牛特旗、巴林右旗,一路上看到的都是我们人类有愿望和自然和谐相处以后,种下的大树小树。这些树多则已长了30余年,少则也有了近10岁的年龄。据说,这两个旗都是国家造林先进县。初看这些人工林,不可不谓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可是这一路上,当你的眼中看见的只有绿色

6、时才发现,其实也很累。⑷而当汽车驶过那些大山上自然恢复的枝枝叶叶,花花草草时,马上觉得眼睛的疲劳得以恢复。甚至,人工林里,一些因虫子弄得有些发黄的叶子跃入眼帘时,都觉得是一种调剂,且分外悦目。⑸6月,大山和草原上的野花本该是竞相怒放的,可是被我们人类种了树的地方,不知是因树种得单一,还是草原生态被人为地改变了,竟然很少有花的点缀,鸟儿的飞翔。⑹赛罕乌拉,让我第一次领教了内蒙古罕山的美。但更深的体会是,地球本应是五颜六色的。在那里我懂得了,大自然的景致本是丰富多彩的。一般的草原,一平方米大概有四五十种植物,而在湿地生态系统中,植物

7、种类可多达六七十种初一语文第6页共6页。天然系统,是大自然多少万年磨合而成的,里面存有很多信息。在我们人类还做不到模仿自然的生态系统时,东施效颦似的种树,带给草原的不能不说是另一场牺牲。⑺地球上:有海洋,有湖泊,有河滩;地球上:有大山,有沙漠,有戈壁。就像我们人的脸一样,有白牙齿,红嘴唇,黑眼珠,黄皮肤。⑻在赛罕乌拉,我们曾在一大片空旷的草原上看到突立着的一块10多米高10多米宽的大石头,当时我问中国地质科学院的韩同林教授,这是第四纪冰川留下的漂砾吗?韩教授没有忙着回答我们的问题,而是在四周转开了……后来在我的话筒前他说,要想解

8、释一个地质现象,光从这块石头本身并不能判断,要根据它周围的环境来分析。周围的石头还有没有和它同类型、同结构的;周围的地形和这块石头有什么关系、关连。下判断时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⑼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为什么现在一些草原生态学家不敢苟同一味地在内蒙古种树,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