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实习报告

通信原理实习报告

ID:18760423

大小:20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22

通信原理实习报告_第1页
通信原理实习报告_第2页
通信原理实习报告_第3页
通信原理实习报告_第4页
通信原理实习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信原理实习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通信原理课程设计》——多路载波通信系统仿真院系:信息工程学院班级:信工101姓名:xx学号:xxx日期:2013-6-21一课程设计目的(1)练习使用SystemView仿真软件,掌握该软件的使用方法。(2)掌握线性调制与相干解调的方法与原理。(3)根据需要自己设计各种系统模型。(4)学会分析仿真结果的方法。二课程设计内容用线性调制和相干解调的方法设计多路载波通信系统模型。让三个不同的载波信号通过一个信道然后用相干解调的方法将三个调制信号解调出来。三设计原理单频调制信号为:m(t)=Amcosωmt载波信号为:c(t)=cosω

2、ct用双边带调制的方法产生三个不同的DSB信号,其时域表达式为:SDSB(t)=m(t)cosωmtDSB信号的频谱函数为:SDSB(ω)=1/2[M(ω+ωc)+(ω-ωc)]相干解调的方法,让其通过三个中心频率与带宽不同的带通滤波器,将三个信号分别分离出来,并分别与各自对应的载波信号相乘通过一个低通滤波器分别取其下边带,就可以实现将三个原始信号分别解调出来的目的。保留上边带:SUSB=1/2Amcosωctcosωmt-1/2Amsinωctsinωmt保留下边带:SLSB=1/2Amcosωctcosωmt+1/2Amsin

3、ωctsinωmt原理框图为:LPFBPFBPFLPFBPFLPFCosωC1CosωC2CosωC3CosωC1CosωC2CosωC3m(t1)m(t2)m(t3)四仿真设计多路载波通信系统仿真原理图图1多路载波通信系统仿真原理图参数说明:扫频信号依次是3000HZ,4000HZ,5000HZ。调制深度依次是1,2,3。载波频率ωc1ωc2ωc3依次是30000HZ,40000HZ,50000HZ。带通滤波器带宽从上到下依次为6000HZ(27000-33000HZ),8000HZ(36000-44000HZ),10000HZ

4、(45000-55000HZ),都采用五个极点。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从上到下依次为3000HZ,4000HZ,5000HZ,都采用五个极点。采样频率为160K,采样点数是9000。五结果分析因为三路载波分析方法是一样的,所以只取第一路载波进行波形分析。时域波形图:图2图2是调制信号的时域波形频率是3000HZ,调制度是1V。图3图4图3是经过解调后输出的波形,对比发现经过延迟后两个波形基本上可以同步,因此在时域上的波形输出是正确的。图4是加入噪声后时域的输出波形图,两图对比可以发现加入噪声后对波形严重失真。频域波形图:图5图6图5

5、是三路叠加后的频谱,由频谱图可以看出三个频谱的带宽基本都是原带宽的两倍,满足B=2fH,因为三路载波频率分别是30K,40K,50K而调制信号频率比载波小的多所以经过频谱搬移后可以忽略,因此混叠后的频谱中心频率应该在30K,40K,50K处,由图四的频谱图可以看出满足以上条件,所以频谱图正确。图6是加入噪声后三路载波混叠后的频谱,可以看出波形因严重失真而难以看出频谱的带宽,因此噪声对波形的干扰是十分严重的。图7图8图7是经过带通滤波后第一路载波的频谱,因为第一个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是30KHZ,带宽是6000HZ,所以第二路和第三

6、路载波不能通过,因此只剩下一路载波,由频谱图可以看出,带宽符合第一路载波,因此频谱图正确。图8是加入噪声后经过带通滤波后第一路载波的频谱,对比发现噪声的存在影响系统的波形。图9图10图9是经过频谱搬移后的频域图,因为载波频率是30K,而调制信号频率是3000HZ比载波小得多,在频谱搬移时基本上可以忽略,所以搬移后的图形应该满足是30K的整数倍,即在30K的整数倍处出现其频谱,由图可看出其频谱波形出现在0,60KHZ处,因此满足条件。图10是加入噪声后的频谱图。图11图12图11是经过低通滤波后的最终频谱,低通滤波器带宽是3000H

7、Z,因此只保留了一个边带。图12是加入噪声后的频谱图综合时域和频域的波形分析可以知道在不加入噪声的情况下该系统模型满足设计要求,若加入噪声会严重影响系统的性能。六总结该模型在理想情况下是满足设计要求的,但是在实际中会存在如热噪声,脉冲噪声等各种不可避免的干扰,所以该系统并没有抗干扰的性能,要想使系统更稳定,需要有各种抗干扰的装置,所以在设计系统模型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干扰因素,以保证系统能够有稳定的抗干扰性能,确保系统能够在实际中应用。通过这次实习,我对SystemView仿真软件有了一定的认识,学会了用该软件设计基本的系统模型,并且

8、使我对书中的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知道了频谱搬移和调制与解调的原理。在设计系统模型时可能因参数设计的问题需要多次的对系统进行调试,因此设计者一定要有耐心,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弄懂设计原理,否则会遇到很多困难。七参考文献[1]毛恩启,戚宇林.载波通信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