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珠城际沉降变形观测系统实施细则(正版)

广珠城际沉降变形观测系统实施细则(正版)

ID:18773232

大小:2.06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8-09-23

广珠城际沉降变形观测系统实施细则(正版)_第1页
广珠城际沉降变形观测系统实施细则(正版)_第2页
广珠城际沉降变形观测系统实施细则(正版)_第3页
广珠城际沉降变形观测系统实施细则(正版)_第4页
广珠城际沉降变形观测系统实施细则(正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珠城际沉降变形观测系统实施细则(正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建铁路广州至珠海城际轨道交通沉降变形观测系统实施细则广东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2007年2月47目录1沉降变形观测范围、内容1.1路基1.2桥涵1.3隧道1.4过渡段2路基沉降变形观测2.1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原则2.2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元件布设2.3观测元件的选取、埋设3桥涵沉降变形观测3.1一般要求3.2观测点的布置3.3观测精度3.4观测频次4隧道基础沉降观测4.1一般要求4.2观测断面的布设5过渡段沉降观测6沉降变形测量6.1一般要求6.2观测水准基点、工作基点的布设6.3沉降变形观测主要技术要求476.4测量观测资料整理及提交

2、资料7沉降观测结果的分析、评估7.1路基7.2桥涵7.3隧道7.4过渡段7.5区段铺设无碴轨道技术条件综合评定8无碴轨道铺设时间的审定9评估报告的汇编10各单位职责及要求47广珠城际沉降变形观测系统实施细则客运专线无碴轨道对路基、桥涵、隧道等线下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严格、标准高,设计中对土质路基、桥梁墩台基础等均进行了沉降变形计算,采取了相应的设计措施。而影响沉降计算的因素较多,沉降计算的精度不足以控制无碴轨道工后沉降。施工期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系统的沉降变形动态观测。通过对沉降观测数据系统综合分析评估,验证或调整设计措施,使路基、桥涵、隧道工程

3、达到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分析、推算出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合理确定无碴轨道开始铺设时间,确保客运专线无碴轨道结构铺设质量。为统一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沉降变形观测系统的技术要求,保证沉降变形观测系统的质量,依据《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指南》、《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等标准制定本实施细则。1沉降变形观测范围、内容1.1路基1.1.1路基面的沉降变形观测1.1.2路基基底沉降观测1.1.3路堤本体的沉降观测1.2桥涵:桥各墩、台;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上拱变形;涵洞沉降观测1.3隧道:隧道口仰拱

4、、隧道一般地段和不良、复杂地质区段沉降观测1.4过渡段:路桥、路隧、路涵、堤堑过渡段沉降观测2路基沉降变形观测2.1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原则2.1.147路基沉降观测应以路基面沉降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沉降变形观测断面应根据不同的地基条件,不同的结构部位等具体情况设置;测点的设置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同时还应针对施工掌握的地质、地形等情况调整或增设。2.1.2观测点应设在同一横断面上,这样有利于测点看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更重要的是便于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2.1.3路基面观测断面沿线路方向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

5、匀良好的路堑、高度小于5m的路堤可放宽到100m;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适当加密观测断面。2.1.4一般路基填筑至路基基床表层顶面,加堆载预压的路堤填筑至基床底层表面后,在路基面设观测桩,进行路基面沉降观测,时间不少于6个月。根据观测结果,分析评价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完成时间,及时调整设计措施使地基处理达到预定的控制要求。同时作为竣工验收时控制沉降量的依据。2.1.5测点及观测元器件的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标设准确、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应对观测点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施工机械的碰撞,人为因素的破坏,务必使观测工作能善始善终,取得满意成果

6、。2.2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元件布设观测断面的设置及观测断面的观测内容、元件的布设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地基压缩层厚度、路堤高度、地基处理方法、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结合沉降预测方法和工期要求具体确定。代表性观测断面示意图如下:2.2.1路堤填高<3m,且地基压缩层厚<5m地段顺号观测内容观测元件观测点数量断面间距附注1路基面沉降观测观测桩3个/断面50m地势平坦、地基条件良好地段可100m2基底沉降观测沉降板1个/断面200m根据工点工期等具体情况适当增设472.2.2路堤下地基压缩层厚≥5m地段及路堤填高≥3.0、地基压缩层厚<5m地段顺号

7、观测内容观测元件观测点数量断面间距附注1路基面沉降观测观测桩3个/断面50m地势平坦、地基条件良好地段或高度小于5m路堤地段可100m2路堤基底沉降观测沉降板1~2个/断面50~100m地基面横坡大于1:5时,每个断面埋设2个。3路堤基底全断面沉降观测剖面沉降管1个/断面一般地段和各类过渡段路基25%的剖面埋设剖面沉降管作校核剖面,校核剖面基底同时布置沉降板与剖面沉降管。4改良土填土沉降观测单点沉降计1个/断面200m根据改良土工点、土质等具体情况,且改良土路堤填高大于5m时适当增设。472.2.3路堤加载预压地段路堤加堆载预压地段按上述2.

8、2.2项布设断面及点,其中路基面沉降观测在路堤填筑到基床底层表面后,在基床底层表面两侧设观测桩,在路基面中间设沉降板后,加载预压进行沉降观测。待预压卸除基床表层填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