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 ppt课件

带状疱疹 ppt课件

ID:18851142

大小:341.0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8-09-23

带状疱疹 ppt课件_第1页
带状疱疹 ppt课件_第2页
带状疱疹 ppt课件_第3页
带状疱疹 ppt课件_第4页
带状疱疹 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带状疱疹 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带状疱疹大头医生编辑整理英文名称herpeszoster别名缠腰火丹;缠腰龙;蛇串疮;蜘蛛疮;shingles;zonaserpiginosa;zoster类别感染内科/病毒性感染ICD号B02概述带状疱疹(herpeszoster,HZ)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其特征为簇集性水疱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伴有显著的神经痛及局部淋巴结肿大,愈后极少复发。流行病学带状疱疹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成人,90%见于50岁以上的人,早年有水痘接触史,但不一定有水痘发病史。易感者接触带状疱疹患者后

2、,一般只能引起水痘,而不会发生带状疱疹。病因VZV属疱疹病毒,为嗜神经病毒。完整的VZV呈球形,直径约150~200nm,核酸为双链DNA,由正20面体的核衣壳组成,外层由疏松的脂蛋白形成包膜,散布有病毒编码的糖蛋白,病毒颗粒仅外壳具有传染性。水痘和带状疱疹在临床上是两个不同的疾病但是由同病毒引起。VZV原发感染后大约有70%的儿童在临床上表现为水痘,约30%的人为隐性感染,二者均为带病毒者。发病机制VZV从皮肤黏膜进入神经纤维,侵入敏感的神经节,形成潜伏感染,对机体不造成伤害,但一旦VZV获得再活化的条件则又感染致病,对于VZV再活化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许多因

3、素与带状疱疹的发生有关,如过度疲劳、精神创伤、霍奇金病及其他恶性肿瘤、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和皮质类固醇激素、放疗、大手术、重金属中毒等诱因的刺激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到最低水平,VZV不能被控制,即在神经节内增殖扩散,导致神经坏死和炎症加重,临床上出现严重神经痛,VZV逆向传至敏感的神经,引起严重的神经炎,并向皮肤敏感的神经末梢扩延,在该处形成簇状疱疹。发病机制皮疹出现的第一天皮肤神经纤维发生退行性变,表明敏感的神经节内的感染侵犯到皮肤,神经节的感染可以扩展至邻近部位,沿神经后根扩散至脑膜,导致软脑膜炎和节段性脊髓炎及前角运动神经感染,引起运动神经麻痹等伴发症。随着年龄

4、的增长,细胞免疫对VZV的应答反应也随之减弱,老年人对VZV的细胞介导免疫反应表现为选择性并渐降低,因此老年人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严重程度及并发症都较高。本病愈后可以获得终生免疫,罕见复发。临床表现潜伏期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水痘病史可有可无。带状疱疹发病前常有诱因,如受寒、发热、疲劳、精神紧张、创伤、X线照射、使用免疫抑制剂、器官移植、患恶性肿瘤,病后虚弱,或机体免疫力下降等情况。发病初期,患者常先有局部皮肤感觉异常、痛觉过敏、针刺感、烧灼感、蚁走感等,局部淋巴结亦可肿痛。部分患者同时伴有轻微发热,乏力、头痛等全身症状。2~4天内开始发疹,发疹的部位往往在局部皮肤感

5、觉异常处。临床表现最初表现为红斑,数小时内转为丘疹,继而变成水疱。水疱约绿豆大小、表面光滑,疱壁透明、厚而紧张,周围绕以红晕。数个或更多的水痘组成簇状,数簇可汇聚成小片,簇间皮肤正常。水疱成批发生,甚至可彼此相连类似绞股珍珠串,沿周围神经的走向分布成带状。带状疱疹的发疹以胸腰部位为多见。皮疹多数局限于身体一侧,不超越身体正中线;偶尔有双侧分布者。5~8天后水疱内容物稍显浑浊,或部分破溃,局部糜烂渗液,最后干燥结痂。临床表现第2周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瘢痕,或暂时留存淡红的色斑或色素沉着,日久亦可消退。以皮肤损害计算,病程约为2~4周。黏膜带状疱疹可累及眼、口腔、阴道及

6、膀胱黏膜,导致相应的症状。神经痛为带状疱疹的一大特点,疼痛性质呈持续性烧灼痛或针刺样,年龄越大疼痛越重,多数患者诉称疼痛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出血坏死型疼痛往往更是严重。与此相反,儿童患者则疼痛轻微。根据受累神经的不同,带状疱疹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由于肋间神经受累的频率较多,约占60%,故胸部皮肤带状疱疹临床上最为多见。临床表现皮肤损害从胸背部后上方向前下方延伸,通常位于第一胸椎下方,前接胸骨,后临脊椎,最低者可近腰椎,止于正中线;一般占两三个以上肋间神经的分布区,偶有对称性或同时侵犯多个神经分布区者。此外,臂部及腹部皮肤等亦可发生带状疱疹。面神经及三叉神经受累则表现

7、为面部带状疱疹、眼部带状疱疹、头部带状疱疹。面部带状疱疹多发生于一侧,包括面颊、鼻唇及颏部。若膝状神经节被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纤维受累,可出现面瘫、耳痛和疱疹三联症状,称为Ramssey-Hunt综合征。临床表现眼部带状疱疹系由三叉神经第一支受累而引起,常与面部带状疱疹并发。眼部带状疱疹表现为结膜炎、角膜炎、巩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角膜疱疹溃破形成溃疡可引起失明,或引起第三、四、六对脑神经麻痹,引起眼外肌瘫痪及虹膜麻痹;若继发细菌感染则可致全眼球炎、脑膜炎,甚至死亡。并发症疱疹局部破损后可能并发细菌感染。若带状疱疹病损发生于特殊部位,例如眼部,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8、。倘若继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