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洲河界河段综合整治工程(东莞部分)

茅洲河界河段综合整治工程(东莞部分)

ID:1888010

大小:1.66 MB

页数:55页

时间:2017-11-13

茅洲河界河段综合整治工程(东莞部分)_第1页
茅洲河界河段综合整治工程(东莞部分)_第2页
茅洲河界河段综合整治工程(东莞部分)_第3页
茅洲河界河段综合整治工程(东莞部分)_第4页
茅洲河界河段综合整治工程(东莞部分)_第5页
资源描述:

《茅洲河界河段综合整治工程(东莞部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茅洲河界河段综合整治工程(东莞部分)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东莞市长安镇人民政府评价单位: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山大学二○一二年六月53目录1总则12工程概况23工程分析114项目区环境状况185环境影响预测评价226环境保护措施287环境管理、监理与监测计划388环境风险分析429公众参与4310结论及建议5611联系方式58531总则1.1评价任务的由来茅洲河界河综合整治工程是茅洲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中关乎两岸防洪安全的关键性工程。茅洲河干流下游地处东莞市与深圳市的交界,是两市界河,界河起点为茅洲河出海口,终点为塘下涌口,全长约1

2、2km。茅洲河界河段清淤清障应急工程已于2010年12月底完工验收,清淤清障应急工程把茅洲河两岸的防洪能力由不到5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经前期清淤清障工程整治后,茅洲河防洪能力有一定的改善,但堤防等级与两岸发达的经济水平极不相称,防洪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加快推进茅洲河界河综合整治工程是十分必要的,刻不容缓的。茅洲河界河综合整治工程由于其重要性,被列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实现“四年大发展”目标的十大工程之一,列为我省“十二五”规划中界河治理的示范工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建设

3、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要求,本工程在可研阶段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2012年3月建设单位委托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工作。我院在接受委托后,在现场查勘、环境调查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2011)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等,并根据工程特性编制完成本环境影响报告书。532工程概况2.1工程名称与建设性质工程名称:茅洲河界河综合整治工程(东莞部分)建设性质:改、扩建工程。项目地点:东莞长安镇。工程计划建设期:本工程施工总工期初定为24个月(第1年8月~第3年7月),其中施工准

4、备工期1.5个月(第1年8~9月中旬、与主体工程交叉0.5个月)、主体工程施工22个月(第1年9月中旬~第3年6月中旬)、竣工收尾工期1.5个月(第3年6月中旬~7月、与主体工程交叉0.5个月)。2.2工程建设任务和内容工程任务:以防洪(潮)和河道整治工程为主,结合进行排涝、治污截污和水环境整治。建设内容:茅洲河界河(茅洲河出海口至塘下涌口之间)东莞侧堤防长约12.082km河段河道整治、两岸堤防加固设计、穿堤建筑物以及堤防管理范围内涉及到的道路(市政道路、堤路)、污水管布设、市政管线、景观等进行整体设计。2.3工程级别及设计标准根据《防洪标准》(

5、GB50201-94)标准,保护区内的人口和社会经济情况,茅洲河流域属重要城市地区,防洪标准应为100~200年一遇。根据深圳市茅洲河综合整治目标,茅洲河干流防洪潮标准为100年一遇;根据《东莞市长安镇防洪治涝规划(2006~2020)》,茅洲河干流防洪潮标准为100年一遇,因此确定茅洲河干流的防洪潮标准为100年一遇。53茅洲河界河综合整治工程堤防级别为1级,主要建筑物(含穿堤涵闸)为1级,污水管等次要建筑物为3级。2.4工程设计方案2.4.1海堤段(桩号R0+000~桩号R4+799.69)海堤段河道(桩号R0+000~桩号R4+799.69)

6、长约4.8km,河道宽140m~300m,依据规划水面线计算,下游河道前坡保留,行洪断面基本满足要求,无需退堤,但仍需加高堤防和进行基础处理,迎水面需要进行绿化和护坡。桩号R2+101.711~桩号R4+799.69堤段堤防加固采用带亲水平台的复合断面,利用现状堤顶做迎水面绿化带平台,宽6.5m,平台内侧为直立花槽,花槽内侧填筑土堤至设计堤顶高程。迎水面保留前期清淤清障的堤身断面,堤坡1:5,采用生态砼护坡防冲刷;结合市政道路建设,采用堤路结合,堤顶宽37m。行车路面净宽25m(六车道),采用沥青砼路面,行车道上游侧依次为路缘石、2m宽绿化带、5m

7、宽人行道、迎水面直立花槽;行车道下游侧为人行道,宽5m。堤防背水坡1:1.5~1:2.5,坡面采用草皮护坡。2.4.3城区段(桩号R4+799.69~R12+081.961)(1)桩号R4+799.69~桩号R5+400.60堤段堤顶宽8m。堤顶不设行车道,人行道路面净宽7.6,堤顶两侧均设置栏杆。堤后为新建六车道市政道路,行车道净宽25m,采用沥青砼路面。行车道下游侧为人行道,宽5m,人行道背坡1:2.5,草皮护坡。(2)桩号R5+400.60~桩号R6+404.193堤段堤顶宽8m。堤顶不设行车道,人行道路面净宽7.6,堤顶两侧均设置栏杆。堤后

8、为新建四车道市政道路,行车道净宽16m,采用沥青砼路面。人行道背坡1:2.5,草皮护坡。(3)桩号R6+404.193~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