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上《朝花夕拾》word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八上《朝花夕拾》word导学案

ID:18902267

大小:69.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9-26

人教版语文八上《朝花夕拾》word导学案_第1页
人教版语文八上《朝花夕拾》word导学案_第2页
人教版语文八上《朝花夕拾》word导学案_第3页
人教版语文八上《朝花夕拾》word导学案_第4页
人教版语文八上《朝花夕拾》word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八上《朝花夕拾》word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盐阜中学初三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执笔人        审核人                                2012年3月    日课题朝花夕拾课型新授课课时1学习目标1.继续指导学生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引导学生用粗读和细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断;2.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3.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对重要的作品作深入的了解。4.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其语言综合素养。【教学重点及难点】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2.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3.引导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分析的同时引申到

2、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索。 课前预习学法指导《朝花夕拾》回忆的是作者童年、少年和青壮年时期的生活,大多与故乡的人和事有关联。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关于鲁迅的专题片,其中开篇就说:对于故乡绍兴,鲁迅一直怀有一种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情。在他的一系列作品里,鲁迅对故乡表现出热爱、崇敬,甚至终生的眷恋,而另一面则又充满了憎恶、决绝,甚至诅咒。这和他最初感受的凄风苦雨和人情冷暖,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一点,我们在“小引”中,也可以看到。而这种复杂矛盾的感情,势必倾注在他的作品里,或隐或现。阅读时一定要走进文本,深读细思。相关链接【背景介绍】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

3、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1925年11月2日,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部务会议决定,小学生要读经,自初小四年级起,每周一小时,直至高小毕业。北洋军阀竭力鼓吹那些所谓“以正人心而厚风俗”的读物。上海出版了《男女百孝图全传》作为“家庭教育的好模范”的必读本。《朝花夕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其用意,正如许广平在讲到关于鲁迅对待儿子海婴的态度时所指出的那样:“他自己生长于大家庭中,一切戕贼儿童天真的待遇,受得最深,记得最真,绝不肯让第二代的孩子再尝到他所受的一切。尤

4、其是普通的所谓礼仪,把小孩子教成木头人一样,见了人都不敢声响的拘拘为仁”。鲁迅希望儿童“敢说、敢笑、敢骂、敢打。”(《欣慰的记念》第183页)因而,《朝花夕拾》中的许多作品,是对封建教育制和封建家长制的无情鞭挞。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知识预习1.收集鲁迅的相关资料。2.利用课外时间到阅览室读《朝花夕拾》这部书,了解本书的写作背景和全书内容。3.填空:(1)《

5、朝花夕拾》全书   篇文章,外加一篇《         》,一篇《        》,是鲁迅惟一一本         集;是鲁迅回忆        、        和        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        ,是回忆性       。(2)我们已学过该集中的文章有《           》 、《           》等。(1)十;小引;后记;散文;童年少年青年;记叙文;散文。(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课堂探究一、导入课文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早在三十年代,他的作品就已被编入学校教材;解放后,他的文章更是频频出现在各级各类学

6、校的语文课本中,并成为经典篇目。可以说,一代又一代的新中国人,无不是在鲁迅思想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的确,鲁迅作品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大多如“无花的蔷薇”,而在这蔷薇丛中唯一开着花的,当数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了。二、《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1.童年的温馨,充满趣味的童心世界①《小引》§4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无限的趣味……”③《狗·猫·鼠》§9(喜欢小动物)④《无常》对民间艺术、地方习俗充满兴趣。对连环画、花纸、民间故事、迎神赛会和目连戏等,都有着浓烈的兴趣与爱好。2.童年的压抑与伤害①《五猖会》中“背书”一段(父母不懂孩子心理,自以为教育得法,却严重地伤害了孩子的心灵。

7、)3.青年时代冲破家庭束缚,探求、抉择人生道路①《琐记》学地学、矿物学(金石学)、赫胥黎《天演论》②《藤野先生》 到东京学医,后来又弃医从文。从此走上文学道路,毕身以唤醒国民精神为己任,同反动落后作斗争。4.怀念亲人师友①喜欢的人(“无常”、长妈妈……)②敬重的人(藤野先生、寿镜吾)③同情的人(范爱农)5.作为“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战士,鲁迅先生从来没有忘记过战斗。①《父亲的病》中对“庸医”的讽刺;②对中医的偏见:“绍兴几个名医,”借行医诈取病人钱财,痛恨迷信与落后;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