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山东文综历史部分解析版

2007年山东文综历史部分解析版

ID:18904212

大小:461.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9-25

2007年山东文综历史部分解析版_第1页
2007年山东文综历史部分解析版_第2页
2007年山东文综历史部分解析版_第3页
2007年山东文综历史部分解析版_第4页
2007年山东文综历史部分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7年山东文综历史部分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上杭二中2010-2011第二学期高二期末历史试卷郭玉梅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共48分)1.“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梯,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2.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所设计的台词应是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3.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都呈现出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原因在于A.

2、商品经济的发展B.社会思潮的变化C.社会上层的倡导D.传统文化的影响4.第十七届中国豆腐文化节开幕式在安徽淮南市隆重举行。在对豆腐起源的探究中,下列说法最为可信的是()A.宋代的《清异录》中首次提到制豆腐的方法——足够证明豆腐是从宋代开始出现B.朱熹认为“豆腐本为淮南王术”,源于西汉——朱熹是大学问家,其说法可信C.朱元璋兵败徽州时,吃了发酵的“毛豆腐”——故民间认为豆腐源于明初D.河南出土的东汉墓葬中有“豆腐作坊石刻图”——证明东汉时已经出现豆腐5.《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A.1

3、7世纪初期B.18世纪中期C.19世纪中期D.20世纪初期6.京剧是由几种地方剧种融合、传承和创新发展而来。这些地方剧种主要来自我国的()。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西南地区D.江南地区7.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己。”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14A.严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8.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订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

4、)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A.民本思想B.民族主义思想C.民权主义思想D.民生主义思想9.莱特兄弟的巨大贡献主要体现在()。A.铁路交通B.公路交通C.海上交通D.航空运输10.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国人最先引进的是西方学术思想B.国人觉醒的主要障碍是传统伦理C.国人引进西方政治制度是成功的D.国人最后觉悟要引进马克思主义11.梁启超在

5、《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梁启超引用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A.比较中日近代化的异同B.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C.批评洋务派的活动D.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12.(2011年5月浙江五校联考14题)下列人物中哪一位最有可能被称为中国的马丁·路德()A.康有为B.毛泽东C.孙中山D.陈独秀13.美国著名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曾经多次采访报导过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在创作于1937年的《红星

6、照耀中国》一书中他这样描绘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移”是指()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B.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D.八路军开辟抗日根据地14.《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A.“人伦者,天理也”B.“存天理,灭人欲”14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15.老师介绍右边这幅古意盎然的书法艺术,内容以词的形

7、式,描述作者的心情,并要同学讨论其可能的时代。其中说法较为正确的是A.这是甲骨文,但商代以后不用,这应当是商代的作品B.这是汉代的隶书,商代也没有纸张,这应当是汉代的作品C.这是汉代的隶书,但汉代没有发展出词的文学形式,这应当是宋代的作品D.这是甲骨文,但宋代对甲骨文并没有认识,这应当是民国初年的作品16.近代中国人在探索救国道路时作过多种选择,其中首先主张“走俄国人的路”是()A.李大钊B.陈独秀C.孙中山D.毛泽东17.右图是故宫里的一块牌匾,其中蕴含的思想来自于A.墨家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