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望诊局部望诊

中医诊断学望诊局部望诊

ID:18904749

大小:496.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09-26

中医诊断学望诊局部望诊_第1页
中医诊断学望诊局部望诊_第2页
中医诊断学望诊局部望诊_第3页
中医诊断学望诊局部望诊_第4页
中医诊断学望诊局部望诊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诊断学望诊局部望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诊断学第二节局部望诊在全身望诊的基础上,再根据病情和诊断的需要,对病人的某些局部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观察局部的异常变化,有助于了解整体的病变。局部望诊的内容包括:望头面、五官、躯体、四肢、二阴、皮肤等。一、望头面可以诊察肾、脑的病变和脏腑精气的盛衰。望头部小儿头颅过大──先天不足,肾精亏损,水饮停聚于脑──脑积水小儿头颅狭小──肾精不足,颅骨发育不良──小脑儿、囟门早闭方颅──肾精不足或脾胃虚弱,颅骨发育不良──佝偻病、先天性梅毒望头部囟填(囟门突起)──温病火毒上攻,或寒凝气聚——多为实证。小儿哭泣时囟门暂时突起为正常囟陷(囟门凹陷)──

2、先天肾之精气不足或吐泻伤津,中气下陷——多为虚证。六个月内的婴儿囟门微陷为正常解颅(囟门迟闭,骨缝不合)──肾气不足,发育不良──佝偻病。常兼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望头部头摇不能自主──肝风内动之兆发的形色反映肾气和精血的盛衰发黄干枯,稀疏易落──肾气亏虚,精血不足青年白发,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肾虚伴心悸、失眠、健忘──劳神伤血斑秃──血虚受风小儿发结如穗——疳积望面部面肿整个面部浮肿,多见于水肿病,常兼全身水肿,而无红赤疼痛等。阳水(眼睑颜面先肿,皮薄光亮,肿势较肢体部为甚,发病较速)─

3、─外感风邪,肺失宣降阴水(面色晄白,腰以下水肿明显,最后波及头面,发病缓慢)──脾肾阳衰,水湿泛溢腮肿痄腮(一侧或两侧腮部以耳垂为中心肿起,边缘不清,红热,按之柔软或压痛,面赤)──外感温毒之邪所致。(小儿多见)望面部口眼歪斜患侧面肌弛缓,额纹消失,眼不能闭,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向健侧歪斜无半身瘫痪——风中经络——外周性面瘫兼半身瘫痪,神志不清——风中脏腑(肝阳上亢,风痰阻络)——中枢性面瘫苦笑貌(面部肌肉痉挛)──新生儿脐风,或破伤风二、望五官望目望耳望鼻望口与唇望齿与龈望咽喉望目“五轮”学说──“目的不同部位分度五脏”:黑睛:风轮──肝目眦

4、:血轮──心眼胞:肉轮──脾白睛:气轮──肺瞳仁:水轮──肾黑珠肿痛:肝火,全目红肿;肝火目眦淡白:血虚,目眦色红:心火红肿:脾火,下垂;脾虚白睛红赤:肺热,白睛发黄;黄疸散大:肾精衰竭,缩小;中毒、肝火望目目色目赤肿痛──实热证白睛发红──肺火或外感风热两眦赤痛──心火眼胞红肿湿烂──脾经湿热上攻全目肿赤──肝经风热上攻,诸经热盛黄疸(白睛黄染均匀,无隆起,眼球周围明显,近黑睛部稍浅)───湿热或寒湿内蕴,肝胆疏泄失常,胆汁外溢鉴别:中老年人球结膜脂肪沉着:稍隆起的淡黄斑块,睑裂部明显目眦淡白,兼见面、唇,舌淡白无华──血虚、失血,血少不能上荣

5、目胞黑而晦暗──肾虚,肾精亏虚或命门火衰,水寒内盛望目目形目胞浮肿──水肿,健康人低枕睡眠后一时性目胞微肿眼窝凹陷──伤津耗液(吐泻、高热),脏腑精气衰竭(久病重病,病危)眼球突出:双侧兼咳满上气──肺胀(痰浊阻肺,肺气不宣,呼吸不利)兼颈前肿块突起,急躁易怒──瘿病(肝郁化火,痰气壅结)单侧眼部或前颅内肿瘤;外伤望目目态戴眼——惊风、痉厥之险证说明:在急性热病,热极生风亦可见两目上视,不能转动的“戴眼反折”,颈强抽搐,角弓反张;此外痫病发作风痰上扰,闭阻神明,亦可见上述症状,故不可一概认为是“太阳经绝,亦属病危”。只有在久病见之才属危象。瞪目直

6、视——阴血亏损,筋脉失养之重证横目斜视──肝风内动瞳孔散大双侧──肾精耗竭(临床死亡),中毒单侧──中风、颅脑外伤、五风内障(青光眼)瞳孔缩小双侧──肝胆火炽,或劳损肝肾,虚火上扰,或中毒单侧──中风(脑出血)脑外伤、脑部肿瘤望耳可以察肾、胆及全身的病变色泽耳轮淡白──气血亏虚、寒证耳轮青黑──阴寒内盛、剧痛耳轮红肿──肝经湿热耳轮干枯焦黑──肾精亏虚,精不上荣──温病晚期耗伤肾阴,肾虚下消小儿耳背红络,耳根发凉──麻疹先兆耳内的病变脓耳初起、极期──肝胆湿热熏蒸(中耳炎等)后期──肾阴不足,虚火上炎望鼻可以诊察肺和脾胃的病变,而且可以判断脏腑的

7、虚实、胃气的盛衰、病情的轻重和预后的吉凶。外形新病鼻红肿生疮——肺经火盛久病鼻柱塌陷──梅毒或麻风酒糟鼻──胃火熏肺,血壅肺络鼻煽新病兼喘——邪热壅肺,痰饮停聚于肺久病兼喘而汗出如油——肺肾精气将绝鼻内分泌物鼻流清涕──外感风寒浊涕──外感风热脓涕腥臭──鼻渊——胆经湿热内蕴,上攻于鼻望口可以诊察脾、胃的病变及气血的盛衰。正常人唇色红润──胃气充足,气血调匀口张(口如鱼口,张口不闭)──脾肺之气将绝,属虚证。口噤(口闭难开,牙关紧闭)──肝风内动,筋脉拘急。可见于痉病、惊风、破伤风等实证。唇色深红──实热证,脉络扩张,血液充盈唇色淡红──虚寒证唇

8、色淡白──气血亏虚,血少不能上充唇络唇色深红而干焦──热极伤津望口唇色绛紫而干焦──瘀热唇色鲜红──阴虚火旺唇色青紫──气滞血瘀(如心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