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体和文学常识篇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体和文学常识篇

ID:18905035

大小:79.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9-25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体和文学常识篇_第1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体和文学常识篇_第2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体和文学常识篇_第3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体和文学常识篇_第4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体和文学常识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体和文学常识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体和文学常识篇一、知识要点复习:  内容涉及面较广泛。一是文体知识:记叙文(要素、人称、顺序、中心、详略),说明文(对象、特征、顺序、方法),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应用文(书信、电报、规则、计划、总结)等常识。二是文学常识:基本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还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常识,还有教材中交代的主要文化知识,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一些文化常识。文学常识具体的学习(复习)方法如下:  文学常识的学习(复习)方法主要有:一、分类法。即把众多的作家、作品分成古代、现代、外国三方面进行归

2、纳整理。二、网络法。即对一个作家来说,将其名字——篇名——名句,形成一个知识网,对作品多的作家(课文中出现的)可将其作品罗列,涉及到文学常识方面的知识点加以归纳。三、表格法。即对一大类作家、作品列表对照。如中国古代作家、作品,可按年代先后列表简记其姓名(字号)、朝代、集名、篇名、佳句……这三各种方法要相互配合使用。  二、命题思路导航  近几年的中考题,考查范围较广泛,要求按时代了解我国古代、现代文学中的作家、作品,按国籍了解外国的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熟悉基本篇目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作品出处及评价,掌握记

3、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基本特点和要求,掌握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一般体裁常识的阅读要求,掌握应用文的特点和写作格式,以及常见常用的文化知识。而此部分内容主要靠识记,题型以选择、判断为主。  随着现在中考对文体常识的知识内容的淡化,越来越注重文学常识的考查。那么结合中考实际,谈一谈文学常识作为考点最常见的题型有:①填空题,如闻一多______,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②判断题,如: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是:A.《陈涉世家》选自《史记》,这是我国第—部编年体通史。B.韩非,是战国时代的重要作

4、家,是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③选择题,如选出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A.《皇帝的新装》——童话——安徒生——丹麦B.《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法国……④综合题。经常出现在文段阅读题中,这种题考的范围较大,可考文章的出处,文体特点,文体的分类、要素等。  要掌握好文学常识,要做到能抓住主要内容,识记完整准确,经常复习,同遗忘做斗争。  三、典型例题解析:  例1(安徽省,200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捕蛇者说》选自唐代柳宗元的《柳河东集》。  B.《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史

5、学家欧阳修。  C.《苏州园林》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家朱自清。  D.《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分析】此题意在考查考生对古今外的著名作家、作品的了解情况。这种题型是语文常识类考查最常见的形式。本题涉及到如下内容:题目、作家、出自何处以及体裁等,因出题往往将文体、文学知识揉在一起,因此,需要逐项分析。经分析可以看出A、B、D三项都是正确的,而C项中“《苏州园林》”的作者应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叶圣陶”。  【答案】正确答案是C。  【说明】做这类文学常识的中考

6、试题,不仅要牢记初中六册中重点课文、出处、作者及作家的基本情况,还要扩大知识面并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例2(淮阴市,1999)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两表酬三顾,一对定千秋”,说的是诸葛亮和周瑜的事。  B.袭人是《红楼梦》中的人物,严监生是《儒林外史》中的人物。  C.《复活》是莎士比亚的著名剧作,西施是春秋时吴国的美女。  D.科举考试中,在县里或府里参加乡试,考取的人叫“举人”。  【分析】本题属于拓宽加深题,A项中“两表”指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拜见孔明之

7、事,“一对”指刘备和诸葛亮的隆中对策或指《隆中对》一文。总之,这幅对联中的典故没有一件与周瑜有关。故A项错误;C项中《复活》是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著名长篇小说,西施则是春秋时越国的美女,故C项错;D项中考“举人”的乡试应在省里举行,在县或府里举行的是院试,考取的人叫“秀才”,故D项也是错的。只有B项说法正确。  【答案】正确答案是B。  【说明】这类型试题意在考查考生知识库存量,它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有一定难度,但很多知识与课文内容有关,学生稍加留心加上平时的课外积累,应该可以回答。  四、中考模拟演练: 

8、 中考真题演练(01)  1.(甘肃省,200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醉翁亭记》、《出师表》、《捕蛇者说》、《陋室铭》中的“记”、“表”、“说”、“铭”都是古代文体的名称。其中“表”是奏议的一种。  B.成语“一鼓作气”、“鸿鹄之志”分别出自《左传•曹刿论战》和《史记•陈涉世家》。  C.《范进中举》选自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