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方法全解new

古诗词鉴赏方法全解new

ID:18931719

大小:10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24

古诗词鉴赏方法全解new_第1页
古诗词鉴赏方法全解new_第2页
古诗词鉴赏方法全解new_第3页
古诗词鉴赏方法全解new_第4页
古诗词鉴赏方法全解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诗词鉴赏方法全解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诗歌鉴赏命题模式与答题思路(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鉴赏的基本知识2.掌握诗歌鉴赏的命题模式与答题思路教学方法:讲练结合,侧重训练。教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考试说明》对文学鉴赏的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解读:所谓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鉴赏,本质就是抓住形象特征、体现特征的语言、表达技巧的特点,并讲清他们与思想感情之间的联系。所谓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就是完整地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并表达出来。二、诗歌鉴赏所需的知识准备诗歌的意象诗歌的主旨诗歌的语言风格诗歌的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

2、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2、结构形式: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3、修辞手法: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寄托等,4、写作技巧: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5、艺术

3、风格:包括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婉约三、读懂诗应养成的习惯1、读标题、读内容、读注释很多同学只注意读内容,而不注意读标题、读注释。诗歌地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关注标题中具有含义的词语,理解词语的字面意思,揣测词语后的深层含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比如陆游的《书愤》,意为“书写愤恨”。刘禹锡的《石头城》,不是指用石头筑成的城,而特指南京城,六朝时的南京城。练习:《题李凝幽居》从这个诗题中可以看出什么内容?【提示】说明诗的内容是描写李凝的僻静居处。诗后的注释很多都涉及关键词的理解和诗歌的写作背景,对我们理解诗歌情感有直接的帮助。例如:(2006年福建

4、高考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端居①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释】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提示:“闲居”与诗中的“空床”“寥落”相应,写出了作者精神上闲极无聊时的孤独与寂寞。而“素秋”则创造出了凄凉的意境。2、读内容时划出关键词:划出表现作者情感、观点的词,划出表现事物特征的词,是准确把握诗歌情感的基础,是诗歌鉴赏分析的起点。四、审题与答题思路古诗鉴赏题,大体上可归纳出七种问答模式。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一般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

5、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话言再现面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第11页共11页(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典型示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

6、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真题感知: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苗发、司空

7、曙是李益诗友。(1)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3)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答案:真题重练:(2007年全国卷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新晴野望  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尘垢:尘埃。(1)第三联上下两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