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选考综合检测(二)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选考综合检测(二)

ID:18939238

大小:414.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9-22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选考综合检测(二)_第1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选考综合检测(二)_第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选考综合检测(二)_第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选考综合检测(二)_第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选考综合检测(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选考综合检测(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浙江选考综合检测(二)(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B.其中的“风”是民歌C.表现了人文精神和现实主义创作态度D.这些诗歌都是由孔子创作的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文学代表《诗经》。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诗经》是由孔子整理的,而不是创作的,它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三百多首诗歌,A、B、C三项均与史实相符。故选D项。2.东汉

2、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A.工官监管的“夜市”B.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C.物流通畅的“草市”D.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市”的发展。宋代以前,我国城市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市坊分离,“市”有严格的空间和时间限制,所以东汉长安的“市”属于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故B项正确。“草市”和“夜市”在这个时期还未出现,城市也多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故A、C、D三项说法错误。3.古代欧洲称中国为Seres,现代英文称中国为China。据说这与中国传统手工业闻名于世有关。你认为与之相关的传统手工业是(

3、  )A.青铜业、冶铁业B.制瓷业、棉织业C.丝织业、制瓷业D.造纸业、制瓷业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的发展状况。依据所学知识可知“Seres”指丝织业;“China”指制瓷业,故C项正确。4.下图是一幅中国某一朝代的“行政机构示意图”,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14A.唐代B.宋代C.元代D.清代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元代行省制度。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行中书省”“宣政院”判断该朝代是元代,故C项正确。5.在历史的长河中,儒家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甲:人人都有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乙:“工、商皆民生之本”“

4、天下为主,君为客。”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D.王夫之、程颐、王阳明、顾炎武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儒家思想。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甲是王阳明的“致良知”主张。乙是黄宗羲的工商皆本及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丙是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丁是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综上,故C项正确。6.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一系列通商口岸。下图是近代开放通商口岸的平面示意图(部分),判断图中属于19世纪90年代被迫

5、开放的通商口岸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 A14解析 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的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90年代,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①是沙市,②是苏州,均正确。③为宁波,④为厦门,开放于19世纪40年代的《南京条约》中,均错误。故选A项。7.小李查资料时发现一段文字:“公司是私家经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100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该公司应该是(  )A.洋务企业B.外商企业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答案 C解析 

6、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材料中“私家经营”“外籍技师”“与日本纸的竞争”“濒于停业”等关键信息可得出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征,故C项正确。8.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从社会习俗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反映的是(  )A.辛亥革命后,中山装的流行B.辛亥革命后,剪辫和废止缠足C.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传播D.辛亥革命后,国人办报再掀高潮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A项只是身上的变化,不符合题意。C、D两项不属于社会习俗的变迁。材料主要说明辛亥革命对社会习俗的影响表现在剪辫和废止缠足方面,故选B项。9.著名历史

7、学家章开元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的是(  )A.民族主义B.民生主义C.民权主义D.民主主义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孙中山和三民主义。从材料中的“最具前瞻性”可排除A、C两项。由“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可知应该是民生问题,故B项正确。D项不是孙中山的思想遗产。10.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变之族,方兴未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