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开放超星尔雅通识校选课学习系统选课

有关开放超星尔雅通识校选课学习系统选课

ID:18954115

大小:13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22

有关开放超星尔雅通识校选课学习系统选课_第1页
有关开放超星尔雅通识校选课学习系统选课_第2页
有关开放超星尔雅通识校选课学习系统选课_第3页
有关开放超星尔雅通识校选课学习系统选课_第4页
有关开放超星尔雅通识校选课学习系统选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关开放超星尔雅通识校选课学习系统选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开放超星尔雅通识校选课学习系统选课的通知各教学院: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本学期起新增10门超星尔雅通识校选课,作为本校人文科技素质课的补充学习资源。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课程目录:序号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限制人数课程类别19240072A大学语文3300通用类29240082A魅力科学2300通用类39240092A中华诗词之美2300通用类49240102A微生物与人类健康2300通用类59240112A探究万物之理2300通用类69240122A情感哲学与情感教育3300通用类79240132A法学人生1.5300通用

2、类89240142A基督教与西方文化3300通用类99240152A文化地理3300通用类109240162A西方文化名著导读3300通用类二、选课时间:2015年9月6日至2015年9月11日修课时间:2015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15日考试时间:2015年12月16日至2015年12月25日三、选课对象:全校在籍且已注册的学生四、选课地点:东、南院各公共机房选课网址:湖南理工学院信息服务http://info.hnist.cn五、选课要求:每位学生限选一门,多选将作无效处理。六、修课方式:采用网络在线自主学习方式

3、。通过学校信息服务网站选课成功后,学生即可在规定的修课时间段内登录至超星课程网站:hnist.benke.chaoxing.com进行学习,登录帐号为本人学号,初始密码为123456。在完成视频学习、闯关测验、在线讨论、在线考试等环节后,即获得相应的学分。七、课程成绩构成比例:视频学习:50%闯关测验:10%在线讨论:10%在线考试:30%未尽事项,另行通知。附:湖南理工学院尔雅通识校选课课程简介教务处2015年9月2日湖南理工学院尔雅通识课课程简介一、大学语文中文名称大学语文课程号9240072A主讲人单位南开大学视频课时

4、31课程性质通用类学分3课程简介:“大学语文”是一门以提高大学生母语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性文化素质教育课程,通过对优秀汉语文经典及代表性作品的研读、鉴赏、解析,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热爱中国文化遗产的情感,在全球化文化语境中持有多元文化及认同本土文化的价值观。提高对优秀汉语文章的鉴赏力,体认文章写作要领和语言表达技巧,改善表达、交流与沟通能力,提高语文实际应用水平,使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强化和提升语文素养及人文、文化素质,为其人格和知识能力结构的全面发展及深化专业学习创造条件,同时使内心世界更为充实、丰富和健康。主

5、讲人简介:周志强:文学博士,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东方审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南开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图书评论》执行主编(2010-);中华女子学院特聘教授;明道大学客座教授(台湾);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天津市第三批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中国大学语文学会、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员;南开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大学语文主讲教师;北京师大文学院国家级精品课程文学概论主讲教师。曾任《语文报·大学语文专版》执行主编、《中国图书评论》学术现场与读书一问栏目主持人。目前主要从事文艺美学、中

6、国大众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二、魅力科学中文名称魅力科学课程编号9240082A主讲人单位清华大学及各高校视频课时19课程性质通用类学分2课程简介:《魅力科学》主要包括化学概述、动感物理以及自然与人类三大部分。化学概论这一部分是化学基础课程,主要讲解原子结构,包括原子的概念界定、原子发展历程、研究过程以及研究的原子模型、原子的基本构成等。动感物理的主讲人分别是华裔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及其弟子,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张首晟博士。两位学者抛开晦涩的学术理论,与学子分享他们自身对于物理学的理解。杨振宁先生通过

7、讲述物理学史上的轶事与自身经历,告诫学子科学的乐趣及其带来的好奇心是推动人类不断探索的重要力量。张首晟博士则将高深的量子物理理论回归到日常生活中间,让学生领略到自然科学在我们身边的魅力。自然与人类这一部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人类与自然密切关系的平台,在这里我们将看到人类对自然的整个认识过程。本课程共分为四个部分,主要介绍了亚洲灾害的类型和成因,自然资源、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以及人类月球探测的历史过程。在本课程中,来自南京大学的徐士进教授还将对人们由于气候变化引发的困惑进行科学的澄清。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更深入地认识

8、自然、科学与科技,观察科技如何改变人生、社会与自然环境,引发我们对人类的未来的启示。主讲人简介:杨振宁: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研究领域包括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代表作有《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曙光集》和《邓稼先》等。张首晟: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