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高中绘画教案整理版

人美版高中绘画教案整理版

ID:18986217

大小:9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23

人美版高中绘画教案整理版_第1页
人美版高中绘画教案整理版_第2页
人美版高中绘画教案整理版_第3页
人美版高中绘画教案整理版_第4页
人美版高中绘画教案整理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美版高中绘画教案整理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课题民族文化,国之瑰宝——第一课中国画教学时间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对中国画特有的绘画工具“文房四宝”以及专门的中国画颜料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有一初浅认识。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中范画赏析探寻中国画丰富的表现手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中国画形成正确的概念,并通过这种理解和认识提高对祖国优秀传统绘画的热爱和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画特有的绘画工具“文房四宝”以及专门的中国画颜料和独特的表现形式。难点:课文中范画赏析探寻中国画丰富的表现手法。教学方法: 教法:比较分析法,

2、引导探究法,运用投影仪辅助教学。 学法:描述,理解,感受与评价。教学准备制作PPT幻灯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经过上个学期美术鉴赏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鉴赏能力,在这新的学期,我们将过度到绘画这一模块,但绘画也不是单纯的绘画,因为在我们的艺术学习领域里,培养与提高鉴赏能力是离不开每个模块的。学习各种绘画技法之前,我们先来感受一下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课件出示几幅优秀国画作品)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绘画大师毕加索会见中国画大师张大千时曾说:在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第一是

3、我们中国人有艺术;其次是日本的艺术。当然,日本的艺术又是源自你们中国的;第三非洲的黑人有艺术。提问: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回答:历史悠久与灿烂文化等教师小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她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并使其持久地发展着。中国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为炎黄子孙,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探究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画。(板书:民族文化国之瑰宝——中国画)三、新课学习(一)民族文化的瑰宝(板书)提问:为什么说中国画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画在哪些方面具有独特之处呢?(课件出示:两张西方油画与两

4、张国画对比)学生讨论回答:(学生可能会先从色调和画得像与不像等方面回答,这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表现形式上回答,让学生注意国画的诗、书、印)教师小结:中国画的独特之处是将中国文化中诗、书、画、印融会在一处,彰显浓厚的文化底蕴。(二)了解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板书)问:用什么工具创造出这些作品的呢?(多媒体展示作品)学生回答:“文房四宝”或“笔、墨、纸、砚”教师提问:文房四宝对我们炎黄子孙来说,就很简单了,但你们知道那里的是最好的吗?学生回答,学生回答的同时课件出示相对应的中国画工具材料,最后由学生总结。教师小结:中国画所用的

5、“文房四宝”原指湖笔、宣纸、徽黑、端砚。湖笔产地浙江湖州;宣纸产地安徽泾县;徽黑产地安徽歙(shè)县;端砚产地广东高要端溪。(板书:湖笔、宣纸、徽黑、端砚)继而延伸到中国毛笔的种类、宣纸的种类和生产,书画用墨的种类,中国四大名砚。(三)中国画有哪些独特的表现手段?(板书)课件出示宋代梁楷的“泼黑仙图人图”和张大千的《一水菰蒲绿半天云雨清》)学生欣赏中提问:从这两幅画中我可以看出笔墨怎样呢?学生回答:(略)(引导学生从表现形式上理解)教师小结:丰富多变的笔法和墨法。问:这是因为什么呢?(学生与教师共同回答)因调水的多少

6、,可有深浅变化:因笔中含水的多少有干湿变化,由于在笔的不同部位蘸墨蘸水,又可产生一笔下去,自然分出深浅的效果。利用宣纸渗水的性质,可在墨上冲水,水上冲墨或色墨结合,幻化出水墨淋漓,色墨相融。挥挥洒洒、气象万千的奇妙效果,亦即墨法中最负盛名的水破墨、墨破水、色破墨等等。课件出示几张西方油画和几张国画:让学生从表现形式上谈谈有什么区别?从中总结出,中国画中的诗书画印是区别以西方油画的最基本的特点。提问:大家谈谈您对国画中的诗、书、画、印的认识?教师小结: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美妙的诗文吟诵生活,历史上许多画家即是书法家又是诗

7、人,往往以诗文隐寓自己的理想、抱负以及人格追求。如(苏轼曾盛赞现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问:如何理解中国画独特的创作理念和美学追求?课件出示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国画,提问:在观察过程中,注意思考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国画,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先分小组讨论,最后选代表回答,然后老师总结,如:国画创作最初是追求形式,晋人陆机论。“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到了东严明顾恺之提出:“迁想妙得”。到清代,这种看法就更有发展,石涛认为必须“深入物理”,才能“曲尽物态”,以求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到了现在齐白石说绘画“贵在似与不

8、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由于不同时期的美学追求不同,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也有出出了写实、写意等画法。(四)作品分析①富春出居图卷·黄公望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平江常熟人。这是一轴纸本水墨长卷画,纵33厘米,横639.9厘米,前半段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段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作品描绘富春江一带初秋景色,画风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