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ID:19016764

大小:24.28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9-27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_第1页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_第2页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_第3页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_第4页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人居环境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这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是背景下,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个新的城市人居环境指标体系,此评价值指标体系不仅综合了前辈们的成果,并加以一点点创新。在国内外对城市综合评价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以人为本、层次性、重要性、相对性、可持续性为原则的城市指标评价体系。关键词:城市人居环境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体系构建研究  1.人居环境简介及研究背景  人们随着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的环境的要求也自然提高了,在这城市化高速发展下,研究城

2、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成为必要。同时,普通居民认识优美的、健康的人居环境为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便利。  最早的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可以说是20世纪50年代,是由一位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提出了人类聚居学,接着国内外的学者相继提出了类似的概念,如霍华德在其《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提出的“田园城市”主张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为了防止城市的无限蔓延而降低城市的适居性,雷蒙·恩温主张在城市周围建立卫星城,中间用农田或绿化带隔离;而格迪斯(PatriGeddes)和芒福德(LewiSMumford)则主张把城市周围的自然地区作为城市

3、规划的基本框架和背景,以改善居住地的自然环境状况,从而达到符合人类居住的生活需要等。  国内也有不少学者进行对适宜我国现状的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吴良镛先生在我国率先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一词,这里以吴良镛先生的理论为主对我国的人居环境科学做个简单的介绍。人居环境科学就是围绕地区的开发,城乡发展及其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群,是联贯一切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有关的,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新的学科体系,其涉及领域广泛,是多学科的结合,它的研究对象即是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同的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也层出

4、不穷,一个满足人们要求的、符合人们心里需要的人居环境指标体系迫不及待。  2.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城市人居环境的内涵  对于城市人居环境,不同的研究者下的定义不同,从构成要素上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只采用广义上城市人居环境,即指以人为中心形成的,有各类物质实体和非物质实体构成的城市生存环境,能维持并不断改善人类居住、生活条件的城市宏观生存环境和微观住区环境。  我国现有的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但至今为止还未形成一个统一、权威的评价标准。目前已存在的具有

5、代表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如下几种:  中国适宜人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表1:中国适宜人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  发展  水平      人均GDP      城市  环境  水平      人均园林绿化地面积          职工人均工资      绿化覆盖率          第三产业GDP比重      城市生态盈余          经济  发展  潜力      城市发展成本指数      生活  质量  水平      人均住房面积          城市创新指数      人均消费额          城市学习

6、指数      万人拥有的医生数          社会  安全  保障      城市二元结构系数      生活  便捷  程度      人均道路铺装面积          失业率      人均邮电业务总量          人均保障总额      千人拥有电话数        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奖参考指标体系  包括13个定量指标和32个定性指标。其中定量指标包括: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城市燃气普及率、采暖地区集中供热普及率、城市供水普及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污水处理回用率、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城市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城市

7、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地率、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中国城市生活质量评价体系  XX年,在对100个城市生活质量评价的基础上,正式编制了“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综合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等12个方向考虑构建出一个多维度的生活质量评价体系,对全国287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的居民收入、消费结构、居住质量、交通状况、教育投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生命健康、公共安全、人居环境、文化休闲、就业机率等12项评估子系统进行了量化分析。同时,首次通过互联网导

8、入互动式、开放性的网络公众调查,开辟了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民意调查的新领。  胡武贤中等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以湖南常德市为例,共选取了4大类28个单项指标,构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