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26例报告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26例报告

ID:19063387

大小:14.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28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26例报告_第1页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26例报告_第2页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26例报告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26例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26例报告  [关键词] 小切口胆囊切除; 造影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8306-0376-02  1996~1999年我们共完成392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其中26例术中发现胆总管增粗,为排除胆总管结石,采取术中经胆囊管插管胆道造影方法,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26例,男6例,女20例,年龄22~76岁,平均45岁。病史3~10年。术前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16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6例,急性胆囊炎4例。其中填满型胆囊结石12例,胆囊颈部结石嵌顿8例。既

2、往有黄疸病史6例,血清总胆红素20例正常,6例轻度升高。术前B超胆总管检查,胆总管直径~cm5例,胆总管直径正常21例。26例均报告胆总管未见结石。  二、方法及结果:常规术前准备后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取右肋缘下斜切口4~5cm长,进腹后使用带光源专用拉勾暴露胆囊三角区,解剖胆总管及胆囊颈管,如发现胆总管增粗,胆总管结石无法排除时,则按常规处理胆囊动脉后,尽可能逆行剥离胆囊自颈部切断,保留一段胆囊管,自残留胆囊管内插入硬膜外导管,结扎固定,将手术床调整为脚高头低位,自导管内注入25%泛影葡胺20~40ml,摄上腹部平片。结果,26例中22

3、例胆道未发现结石,造影剂顺利进入肠道,拔除插管,双重结扎胆囊管,术毕。术后5~7d出院。4例造影发现胆总管下段结石,扩大切口后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恢复顺利。  讨  论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由于腹腔干扰少、手术瘢痕小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日益受到患者的欢迎。但因其切口小,手术视野及暴露局限,术中对胆总管增粗,疑有胆总管结石的病例,术者则无法像传统式那样探查胆总管,容易造成胆总管结石的遗漏,给病人造成再次手术的痛苦。术中如何确切排除胆总管结石,对绝大多数无纤维胆道镜设备的基层医院来说,仍是一个难题。加之有些胆总管下段结石未引起梗阻的病人,由于十二指肠的遮挡及

4、胆总管扩张不明显,术前B超诊断比较困难。我们体会术中如发现以下情况,则应行经胆囊管胆道造影:①胆总管直径超过cm;②有黄疸及胆绞痛病史;③胆囊多发性小结石伴胆囊管扩张。如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仅需延长切口切开胆总管取石便可,无需犹豫不定或盲目延长切口胆总管探查。但对化脓性胆囊炎术中发现胆总管增粗疑有急性胆管炎则不宜造影。本组26例病人中仅4例延长切口,占总数%。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虽具有优点,但需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对有明确胆总管结石或有黄疸病人,在无纤维胆道镜设备时,最好直接选用常规术式。临床上我们体会绝大多数胆总管稍有增粗而胆总管又未发现结石的病人,多为以下原因

5、引起:①胆囊因结石反复炎症已失去功能,胆总管代偿性扩张;②胆囊颈部结石反复嵌顿造成该区充血水肿、淋巴结肿大,波及胆总管甚至压迫胆总管引起梗阻,而这种情况是无需打开胆总管的,这时选择经胆囊管造影排除结石很有必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