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

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

ID:19125201

大小:41.87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9-29

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_第1页
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_第2页
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_第3页
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_第4页
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  篇一: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一、西欧民族大迁徙和日耳曼诸王国的建立  被罗马人称作蛮族的日耳曼人,在公元前的几个世纪里,居住在北起波罗的海、南到多瑙河、东达维斯瓦河、西接莱茵河之间的广大地区。具体情况:P99。  在公元四、五世纪,罗马周边的蛮族大批地移入罗马帝国,这就是历史上的民族大迁徙。而移入罗马帝国的野蛮人,主要是日耳曼人。出现大迁徙的原因:(1)日耳曼人口的增加,土地不足,迫切需要新的居住地;(2)罗马奴隶制危机,无力抵御蛮族的入侵;(3)匈奴人从中亚地区的西迁。375年

2、,匈奴人进攻黑海沿岸的东哥特人,迫使东哥特人西迁。这是日耳曼部落西迁的开端。  这场民族大迁徙不是简单的民族驻地的变迁,而是日耳曼人各部落集团对奴隶制罗马帝国的武力征服,所以,民族大迁徙的历史意义不在于迁徙本身,而在于它所造成的社会后果。在这种征服的基础上才使罗马与日耳曼两种文明、两种制度和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二、法兰克王国的建立与查理曼帝国的分裂  日耳曼蛮族所建立的国家,一般存在时间都不长,大多数先后被其他国家所灭。只有法兰克王国得到发展,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法兰克人

3、原居莱茵河下游地区。公元三世纪后,他们不断越过莱茵河,蚕食罗马帝国的土地。到西罗马帝国灭亡时,他们已攻占高卢东北部。  公元486年,法兰克人的军事首领、出身墨洛温家族的克洛维(481—511年在位)率领亲兵队,在苏瓦松战役中击败罗马军队,夺取了塞纳河和罗亚尔河之间的土地。这一胜利为法兰克王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为利用教会,以“上帝”的名义来维护统治,克洛维于公元496年皈依基督教。从此,克洛维的侵略得到了教会的大力支持。经过十年的征战,他征服了除勃艮第王国以外的几乎整个高卢。同时,他又阴谋除掉了其他

4、法兰克军事首领,统一了各部落,成为法兰克人的第一个国王。克洛维依其祖先之名,将他所建立的王朝称为墨洛温王朝(公元486—751年)。  公元511年克洛维死后,法兰克国家发生了长达40多年的内战。公元567年,法兰克王国分裂为三个地区:奥斯特拉西亚、勃艮第和纽斯特里亚。内战和分裂削弱了王权,加强了地方贵族的势力,以前负责墨洛温王朝宫廷事务的宫相成为地方贵族的首领和王国的实际统治者。国王闲散不问政事,史称“懒王时期”(639—751年)。宫相之间为夺取最高统治权而进行的内战,直到公元687年奥斯特拉西亚宫相赫

5、·丕(PI)平战胜所有对手,成为法兰克王国唯一的宫相时才告结束。  公元715年,查理·马特继任宫相。为了消除内忧外患,保证国家的兵源,他着手进行了改革:  意义:采邑改革确立了封建的领主与附庸关系,为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采邑改革也改变了法兰克王国的农民步兵制度,建立了以中、小地主为基础的骑兵制度,提高了法兰克王国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地位,为查理曼帝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公元741年,查理·马特的儿子,矮子丕平(公元741—751年)继任宫相。此时,墨洛温王朝已名存实亡。在罗马教皇的支持

6、下,丕平在751年接受罗马教皇的加冕,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从此,开始了加洛林王朝的统治。为了报道教皇的支持,丕平将他从伦巴德人手中夺得的意大利中部地区土地割给教皇,从而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史称“丕平献土”。  矮子丕平的儿子查理统治(768—814年)期间,法兰克国家势力到达鼎盛。公元800年,教皇立奥三世为报答查理的帮助,在罗马圣彼得教堂为他举行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从此出现了“查理大帝”和“查理曼”(伟大的查理)等称谓,法兰克王国也称为“查理曼帝国”。  但是查理曼帝国的鼎盛局面并不长久。因为庞大帝国

7、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没有统一的经  济基础,缺乏必要的经济文化联系;而且在帝国扩张过程中,教俗封建主的势力变得空前强大,在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大为巩固。他们已不再需要强大的王权。这样,查理曼死后,帝国就分裂了。公元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订立凡尔登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P107,即东法兰克王国、西法兰克王国和中王国。该条约奠定了近代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三国的基础。  三、封建制度的确立  封建制度确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封建化的过程。所谓封建化的内容,主要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和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封建社会的两

8、个对立阶级——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出现。法兰克封建化是西欧封建制度形成的典型,其进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公元5—7世纪,这是封建化的开始时期,其特点是原始公社(马尔克)的解体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广大自由农民的出现;(P104A)  第二阶段:公元8世纪上半叶,这是自由农民逐步农奴化的时期,其中查理·马特的采邑改革对封建化过程产生了重大影响;(P104B、C)  第三阶段:公元8世纪下半叶——9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