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来源活性多糖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来源活性多糖的研究进展

ID:19143525

大小:26.12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9-29

微生物来源活性多糖的研究进展_第1页
微生物来源活性多糖的研究进展_第2页
微生物来源活性多糖的研究进展_第3页
微生物来源活性多糖的研究进展_第4页
微生物来源活性多糖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生物来源活性多糖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微生物来源活性多糖的研究进展【关键词】多糖;,,,微生物;,,,药用;,,,生物活性摘要:活性多糖是新药研发中的一个热点,其中研究相对较多的是来源于微生物的多糖。近年来,关于微生物多糖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本文对药用微生物多糖在生物活性、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等各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关键词:多糖;微生物;药用;生物活性AdvancesintheresearchofactivepolysaccharidesderivedfrommicrobesABSTRACTOverthepastfewye

2、ars,manyadvanceshavebeenmadetowardresearchonactivepolysaccharidesespeciallymicrobialpolysaccharides,itbecomesahotspotinnewdrugresearchanddevelopment.Thisreviewwillfocusonrecentstudiesthatillustratethebiologicalactivities,mechanismsofactionandstructure

3、functionrelationshipsofmicrobialpolysaccharidesfordruguse.KEYWORDSPolysaccharide;Microorganism;Druguse;Biologicalactivities多糖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地衣、海藻、动物和微生物中。微生物来源的多糖是至今研究得比较详细的一类多糖,其广泛的生物活性使得其已成为微生物药物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且在新药研发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微生物多糖的药用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近

4、年来关于多糖构效关系和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  1免疫调节功能免疫调节剂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多糖免疫调节剂于40余年前被首次发现,近二十年来,有更多微生物来源的多糖被确认对机体免疫反应的调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些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涉及到免疫系统的各个方面,对于其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也体现在各个层次上,对这些多糖分子决定它们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构特征也已经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以下对几种比较典型的免疫调节剂分别进行介绍。两性离子多糖两性离子多糖(zwitterionicpoly

5、saccharides,Zps)是有同时含有阳离子和阴离子结构以实现其生物功能的一类多糖。多糖A(PSA)是Zps的分类原型。PSA是从革兰阴性厌氧菌脆弱拟杆菌中分离得到的两种荚膜多糖中的一种。Zps在菌体表面组装成荚膜多糖复合物(CPC)。早期研究证明,CPC能调节腹腔内脓毒症伴随性脓肿的形成[1]。CPC的腹膜内给药能诱导脓肿形成,而皮下和肌肉的预防性给药则能防止宿主在细菌感染后形成脓肿。一方面,在诱导脓肿形成过程中,Zps扮演了多重角色,它能诱导细菌在腹腔间皮表面的粘附,并能刺激某些促免疫细

6、胞因子和化学增活素,进而诱导宿主细胞CAMs的表达,完成腹腔内多形核白细胞的募集。另一方面,Zps预防脓肿形成、保护机体免于免疫反应的作用,并非是作为一种经典的免疫原去介导特异性的免疫反应,而是对宿主的免疫系统进行调节,从而对导致脓肿形成的免疫反应实现全面抑制。其具体机制是Zps对CD4+T细胞活性和IL2生成的调节[2],而IL2似乎是Zps调节机体免疫以预防脓肿的中心环节[3]。对于其构效关系的研究表明,Zps同时含有阴阳电荷基团的重复单元是其免疫调节作用的关键性结构,破坏多糖的电荷结构能使其

7、活性显著降低[4]。β(13)葡聚糖从酵母和真菌中纯化得到的β(13)葡聚糖是另一类免疫调节剂。沿着β(13)葡聚糖主链随机分布着β(16)葡聚糖基支链。Williams等证明β(13)葡聚糖能显著增加动物体内嗜中性粒细胞水平并增加骨髓细胞的增殖。PGG是Williams研究组经高度纯化已获专利的一种β(13)葡聚糖。PGG给药后,嗜中性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增加,从给药小鼠体内得到的嗜中性粒细胞,在体外对大肠埃希菌的吞噬作用增加[5];巨噬细胞的形态发生改变,巨噬细胞同时表现出磷酸酶活性增加和脂多

8、糖(LPS)刺激的NO生成的特征[6]。研究表明,β(13)葡聚糖能调节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中促免疫细胞因子的产生[7]。β(13)葡聚糖对NFκB样和NFIL6样转录因子的调节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8]。其所涉及的信号转导通路与超抗原LPS不同。PGG用于预防治疗也获得了肯定的实验结果。能显著降低腹腔内脓毒症的致死率。Williams在脓毒症小鼠模型试验中研究了β(13)葡聚糖对转录激活、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发现与对照动物相比,NFκB和NFIL6的核结合活性降低,TNFα和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