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轴及地下综合体工程索膜顶棚和阳光谷钢结构设计

世博轴及地下综合体工程索膜顶棚和阳光谷钢结构设计

ID:19188958

大小:22.2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9-29

世博轴及地下综合体工程索膜顶棚和阳光谷钢结构设计_第1页
世博轴及地下综合体工程索膜顶棚和阳光谷钢结构设计_第2页
世博轴及地下综合体工程索膜顶棚和阳光谷钢结构设计_第3页
世博轴及地下综合体工程索膜顶棚和阳光谷钢结构设计_第4页
世博轴及地下综合体工程索膜顶棚和阳光谷钢结构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博轴及地下综合体工程索膜顶棚和阳光谷钢结构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世博轴及地下综合体工程索膜顶棚和阳光谷钢结构设计  汪大绥: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刚才丁院长的报告非常精彩,我现在讲的内容是我们所承担的在世博园里的另外一个项目,叫“世博轴”,下面对我们团队所做的设计情况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这里有一个跟丁院长相类似的内容,世博轴在整个世博园区里所处的位置是这里,这是世博园区围栏区的中心部分,所谓的围栏区是观众要买票才能进入的部分。围栏区所有的场馆在这里有5个是永久性的场馆,刚才丁院长讲了其中一个,5个场馆成为一轴四馆,左边的是世博轴中心,右边的是演艺中心,后面的是中国馆和主题馆,我们华东院现在承担三个馆的设计

2、:演艺中心、世博中心和世博轴。这5个里面只有世博轴的建筑方案是外国的,其他都是我们中国建筑设计师的原创。  世博轴在园区里的位置非常重要,它所谓一个轴就是把整个场馆串起来了,它的主要功能是参观的观众到达了以后到园区安检的地方,建筑创意非常有特色!它整个的长度是1公里左右。大家所看到的是它的地面部分,今天汇报也是主要讲它的地面部分,索膜结构,它是南端的一个广场,由地面通过各种交通方式进入世博园区里面,从这个广场进入到世博轴的10米平台,人民在10米平台上进行排队和安全检查,所以这个地方人流量是非常大的!到世博园区有很多条地铁,从地铁来到园区的参

3、观者,从负10米的地下室在这里进行排队、安检,然后到达这里。可以看到整个世博轴两边有长长的绿坡,因为这个可以把阳光、空气引入地下室,这样在地下室里也不感觉是在地下室里。  上面的平台是10米平台。10米平台上面是一个索膜结构,把它覆盖起来,覆盖总的长度大概是880米左右,宽度大概是80米,整个覆盖的面积是63000平方米。这个是10米平台的平面图,这里大家可以简单地看一下它的流向,从地面上有排队区,也有安检区。  这是VIP入口的流向。从这里可以看一下建筑效果。整个上面覆盖部分我刚才说了880米覆盖部分,由6个阳光谷和阳光谷之间的索膜结构组成

4、。造型是非常生动的!这可能也是当今世界上比较大的一个索膜结构,它的单片膜面积达到1800平方米,可能是目前现在最大的单片膜,从这里大家可以看到阳光谷,阳光谷从建筑概念上来讲它是把阳光和空气引入地下室的概念。阳光谷也部分成为了索膜结构的拉节点和支点。  这是它的横剖面,大家可以看一下它有一层地下室,上面两层是1米标高和4米5标高,最上面是10米标高,这都有良好的通风条件。索膜结构的组成是由桅杆、谷索和脊索,以及其他一些辅助的索所构成的。大体的数字大家可以看一下,整个建筑面积是24万平米,有覆盖的建筑面积是24万平米。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索膜结

5、构体系,索膜结构体系的话在这里有一些数据,我刚才基本上都讲过了。这张照片是昨天才赶出来的,大家能看懂意思就行了,这张照片是最近的,世博轴工程主体结构现在是最紧张的阶段,阳光谷已经看到了,索的部分膜已经开始拉了,但是还没有拉到规定的状态。  这里可以看一下它的结构情况。还是先看这一张吧,索膜是靠两边的桅杆,两边的桅杆是一样的,这个桅杆是用谷索拉在锚箍上,桅杆与桅杆之间有脊索和谷索,膜就是张拉在索上的。  再回到上面。上面的平面图上可以看到6个阳光谷间距是不规则的,每个阳光谷的大小尺寸也是不一样的,在这里出现很好看的彩色,好像是图案一样,实际上这

6、个彩色标明了杆件的规格,它的变化很有规律的,形成一个满好玩的图形。  六面阳光谷的尺寸都不一样,最大一个阳光谷上口的直径大概是90米,90米X70米。单纯的三角型网和钢结构。我们的膜结构用的现在国际上强度最高的PTFE膜材,按照我们国家规范分类是A级,它按照每3厘米宽膜材的条抗拉强度,这个抗拉强度是略有差别的,因为弹性量也是有差别的。在膜的应力分析结果当中,所有的膜应力都必须要满足这个强度的标准。  从这张图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膜结构的组成。左边的图三角形是我们一个基本单元,大家可以看一下,这是一个曲边三角形,三角形有三个定点,还有三个桅杆,每个

7、桅杆之间有两个背索,一个拉,一个压来平衡,在同一边的称之为边索,靠地面那边的称之为脊索,膜的位置最高点就在脊索上,大体上相当于三角型平分线的索是谷索,是往当中聚集的。从这两边的图大家可以看一下右上的横剖面,这里是桅杆、背索,以及水平索,还有内桅杆,大家看一下,在膜的这个地方、形成喇叭口的地方有一个内桅杆,内桅杆的作用是在设计深化过程当中提出来的,刚开始的方案还没有内桅杆,没有内桅杆的话膜在风作用下的变形非常非常大,控制不住,主要是因为膜的尺度太大了。  从中可以看到在内桅杆和外桅杆之间有水平的索,整个索膜结构体系还是相当复杂的。这是外桅杆的布

8、局,外桅杆是由三个圆杆组成的,钢是100的厚钢板,上面有一个柱头,所有的索是通过这个头来连接,因为所有的索之间有一定夹角的要求,因为要保证梢子能插进去,这个索跟柱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