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及构造应力场

乌鲁木齐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及构造应力场

ID:19233201

大小:32.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9-30

乌鲁木齐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及构造应力场_第1页
乌鲁木齐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及构造应力场_第2页
乌鲁木齐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及构造应力场_第3页
乌鲁木齐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及构造应力场_第4页
乌鲁木齐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及构造应力场_第5页
资源描述:

《乌鲁木齐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及构造应力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乌鲁木齐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及构造应力场第27卷第3期2007年7月地震EARTHQUAKEVol_27.No.3/u1.,2007乌鲁木齐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及构造应力场龙海英,高国英,聂晓红,李莹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t1)摘要:主要对乌鲁木齐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及构造应力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地区中等地震震源断错性质主要以倾滑逆断层为主,地震破裂面与其附近构造走向基本一致,主压应力P轴方向为NE向或近NS向;乌鲁木齐地区小地震的震源断错性质表现出一定的区域性,破裂面以近EW向为主,主压应力P轴方向

2、近NS向,兼有部分NE向或者NW向.显示出小地震的发生既受局部地质构造的影响,也受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影响.关键词: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构造应力场;震源断错性质;乌鲁木齐地区中图分类号:P31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274(2007)03~0089—08引言地震是在应力场作用下孕育发生的,目前研究地壳应力状态较为可行并普遍采用的途径是通过测定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来推断应力主轴方向.通常认为,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易受局部地质构造条件的影响,因而用单个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力轴来代表该区的区域构造应力场方向是不适宜的.但是,利用大量

3、的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的优势结果是可以反映区域构造应力场的特征口].单个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可反映出在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地震断层活动的性质,多个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可反映出较大区域内的平均构造应力状态.在任何一个地震序列中,小地震的数量总比大地震多得多.在日常工作中常常面对一些地震危险性较高的地区,它在历史上发生过大地震,将来仍有发生大地震的可能;但在有地震仪记录以来,却没有发生过大地震,而只有一些中小地震的记录,因此研究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非常必要].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地震较少的地区,使用数量较多的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进行平均和用中,小地震综合震源机

4、制解推演现代地壳构造应力场,较之使用大地震具有更大的优越性ⅢIr6]lr.本文主要利用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分析乌鲁木齐*收稿日期:2007—01~15;修改回日期:2007—02—13基金项目:乌鲁木齐城市活断层探测项目子专题作者简介:龙海英(1973一),女,四川仪陇人,副研究员,1999年获得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地震综合分析预报等研究.90地震地区构造应力场.1研究区域及资料的选取乌鲁木齐地区处于乌鲁木齐山前坳陷与天山地槽褶皱带的结合部位.区内活动构造发育,多组断裂相互交错.其中三条主要的构造带有乌鲁木齐山前坳陷,柴窝堡坳陷和博格达复背斜,

5、其中博格达复背斜发育有高角度逆冲断裂[8].从构造本身来讲,东部的构造走向基本上为NE向,而西部则以Nww向为主,西部的构造活动要相对强于东部.选取乌鲁木齐及其以西地区(即43.~44.3.N,86.5.~88.E)为研究区域.对中等地震震源机制解,首先收集了1900年以来4.7级以上历史地震震源机制解5次(其中1986年6月13日地震震级原定为5.0级,后定为4.6级).其次,查阅了新疆34个测震台的波形(包括遥测台)P波初动资料,利用P波初动计算了研究区内2000年以来M3.8~4.6地震震源机制解3次(新疆北天山地区台网分布相对较密,尤

6、其集中分布在乌鲁木齐地区,因此2000年以来3.8级以上地震可利用P波初动求解震源机制解).对小地震震源机制解,首先以乌鲁木齐地震台为中心,选取2000年以来台站周围25km范围内M≥1.0地震138次,查阅乌鲁木齐地震台记录的地震波形P波初动,求解了小震综合断层面解.其次,收集了2000年以来研究区内2.0~3.7地震128次,分别查阅了乌鲁木齐周围200km范围内的二宫,硫磺沟,乌什城,高崖子,石梯子,天池和呼图壁7个台站的波形资料,量取了垂直向P和S波形振幅,利用小地震P/S波振幅比资料,计算了111次小地震震源机制解.2中等地震震源机

7、制解乌鲁木齐地区位于北天山东段,地震活动相对较弱.自1900年以来有震源机制解的地震仅8次(图1,表1),其中5级地震2次,4级地震5次,3级地震1次.最大地震为1967年4月25日乌鲁木齐5.4级地震,位于研究区中部的清水河断裂附近,属走滑型震源断错性质,主破裂面为近EW向,主压应力P轴方位为NE向;另一次5级地震为1983年3月3日呼图壁5.0级地震,位于研究区西北部的霍尔果斯断裂附近,该地震震源断错性质是倾滑逆断层,主破裂面为近EW向,与霍尔果斯断裂构造走向基本一致.另外有5次4级地震震源机制解,首先是1965年11月20日4.9级地震

8、,发生在研究区东北角的阜康断裂带上,该地震震源断错性质为倾滑逆断层,主压应力P轴方位为302.,倾角较小;其次是1975年1月14日4.8级和2002年10月7日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