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产品真真假假

有机农产品真真假假

ID:19261463

大小:65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28

有机农产品真真假假_第1页
有机农产品真真假假_第2页
有机农产品真真假假_第3页
有机农产品真真假假_第4页
有机农产品真真假假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机农产品真真假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觀念篇有機農產品的真真假假n黃璋如教授主講(2002年12月),樓蕙蕙整理;黃璋如修正(2003年9月)-9-觀念篇和其他國家一樣,有機農業在台灣的發展過程中也碰到很大的瓶頸。就是生產者很努力的生產,可是不容易賣出去。但有時候卻可以在市場上發現假的有機農產品,因為價格稍低,有較好的賣相,而且商人有好的銷售手腕,假的有機農產品反而賣得比真的還好,讓認真的有機生產者非常灰心。另一方面消費者為了環境保護,為了自己食品安全的緣故,很想找真的有機農產品,但有時候卻發現面對的有機市場是他無法掌握的,他不知道用較高價格所買來的產品是不是真的以有機方式所生產出來的。

2、所以,我很想介紹怎樣讓有機農產品的市場更加健全,讓真正的有機農產品能獲得消費者的信任,並讓生產者和消費者都能因此獲利。u有機農業的理念1.有機農業是一個新而科學的經營方式許多人以為有機農業就是阿公阿媽時代的傳統農業。從某方面來講,早年的農業經營方式的確比較合乎有機農業的理念。但若說有機農業就是古早時代的農業,卻又小看了有機農業。早期傳統的農業方法是不用化學肥料或農藥,但他們是靠經驗、靠傳承,長輩或鄰居用得好、有效果,他就這樣用,卻沒有科學的根據。最早將農業化學應用於有機農業生產的學者是JustusvonLiebig(1803-1873)。1924年又

3、有德國的人類學家RudolfSteiner有組織有計畫地將農業化學的科學觀念帶入有機農業裡面。當時的農業化學鼓勵人們使用化學肥料以增加產量。但這兩位學者卻以科學研究及演講推廣的方式,力挽狂瀾。如果有人說有機農業是古老的傳統農業,那是似是而非的觀念。有機農業是有知識的,是有化學觀念的,但它的化學不是用合成的,而是以科學化的方式去經營農業,避免污染環境及食品。2.是針對所有與農產品有關的過程而不只是「生產」。有機農業不是要求農產品沒有農藥殘毒就好了,而是將整個農產品生產過程都要包含在裡面。從種子開始它就應該是有機農產品,到生產、收穫、儲藏、加工、運輸甚至

4、到家裡煮食時都要留意,不要讓它變成是不有機的東西。-9-觀念篇講到儲藏,有一個小故事想與大家分享。有一位有機農民非常認真地生產有機稻米,他沒有用農藥,但他的農產品裏面卻被驗出有農藥殘毒。他覺得很冤枉,可是檢驗結果真的就是有農藥。相關人員就到他的農場,各種跡象顯示他應該沒有使用農藥,這變成了一個羅生門。後來他的老媽媽說:「啊!我看見倉庫裡有很多蟲,就用殺蟲劑噴一噴,把那些討厭的蟲殺死。」老媽媽覺得她很愛護她的孩子,也很珍惜這些農產品。可是沒有想到她這樣作,在儲藏過程中就把那些化學物質給帶了進去。而且,有機農業的理念是要努力環保、要尊重生態、要節約能源。

5、而不是只要求產品沒有農藥殘留即可。因此農藥殘留檢驗其實是不得以的手段,是要在發現農場有問題時才需要作的。3.有機農場應是一個物質循環利用的有機體台灣的有機農產品目前為止侷限於作物產品。事實上,有機農場應該要成為一個循環利用的體系,也就是飼料、肥料通通可以自給自足。這樣一來,動物排泄物不會成為污染,作物肥料也不需要向外採購或使用化肥。如果每一個農場都能如此,那麼整個台灣或整個地球就能夠達到生態平衡及環境保護的境界。當然這在台灣是不容易的達到,因為台灣是小農經營。可是我們看歐洲的經驗,有些小農只種植有機蔬菜,沒有畜養動物,就去跟有畜養動物的有機農場購買動

6、物堆肥。而有畜養動物的農場若飼料不足,就跟種植有機飼料作物的農場購買。在歐洲有機農業規範即規定,要畜養動物就要有足夠的農地面積來配合,以消化動物的糞尿,並提供足夠的場地給動物運動及放牧。但在台灣,大的畜牧場一養幾千頭豬或幾萬隻雞,動物的糞尿經常成為污染的來源。4.正視動植物的自然生長。有機農業強調動植物要能自然生長。我真的看過有人把有機肥料的塑膠包挖個洞,把植物種進去,像種香菇一樣。雖然這樣可以大聲地說:「我沒有用化學肥料,用的是有機肥料。」但這是很不自然,很不合乎有機理念的。歐洲及澳洲非常強調動物福利。澳洲是動物出口國家,要求該國農民要重視動物福利

7、。也要求進口畜產品要達到對動物福利的水準。WTO尊重這種觀念,因為重視動物福利是普世價值,所以並不認為這是一種貿易壁壘或貿易障礙。反觀臺灣飼養動物的牧場,除了少數反芻動物能到牧草地吃草以外,雞和豬幾乎沒有運動及接觸大自然的機會。u有機農業的標準-9-觀念篇上面所說的是有機農業的理念。我常常在各種場合介紹有機農業的理念,便經常有人「考問」我,某某農場或某某人的生產方式是否合乎有機農業的理念或標準?事實上,每個年代、每個國家,甚至每個人對有機農業的理念都不相同。因此,為了使生產者及消費者有一個相同的標準,我們在實施有機農業時便必須制訂一個「條文化」的規範

8、。一方面滿足消費者的要求及環保的需要,一方面考慮各地生產的條件及生產者的永續經營。最早的時候,都是由有機農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