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保健门诊制度

围产期保健门诊制度

ID:19271662

大小:22.8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9-30

围产期保健门诊制度_第1页
围产期保健门诊制度_第2页
围产期保健门诊制度_第3页
围产期保健门诊制度_第4页
围产期保健门诊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围产期保健门诊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围产期保健门诊制度  篇一:围产期保健门诊管理制度  围产期保健门诊管理制度  1.健康教育制度  (1)编写与印制围产保健宣传资料进行发放,普及围产保健知识,将孕期自我保健方法告诉给所有孕妇,提高自我保健和识别异常妊娠的能力。  (2)在后诊大厅墙面挂放健康宣传栏,介绍围产保健的相关知识。开设父母学校,定期进行孕产妇保健讲座,普及围产期保健知识。  (3)通过媒体(电视、广播、报刊)宣传围产保健的重要性及本专科的服务宗旨和服务内容。  (4)在接诊每一位孕妇时,要耐心地讲解孕期检查的目的,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让她们知道孕期的生理、心理卫生特点,如何预防孕产期的并发症和合并症,

2、促进安全分娩,确保母婴健康。  (5)每年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将收集的资料,充实的健康教育档案,不断的对健康教育情况进行经验总结。  (6)建立孕妇健康咨询热线,接受电话咨询及预约就诊时间。  2.产科门诊病人登记制度  (1)从事产科门诊的工作人员必须持有妇产科医师资格证书和妇产科执业医师证书。  (2)产前门诊要建立门诊病人咨询登记本和高位孕产妇登记本,详细记载妇女产妇就诊时的一般情况及治疗效果。  (3)医务人员应给就诊者建立产科门诊《妇产期系统保健管理手册》,在病人知情的前提下,填写《妇产期系统保健管理手册》或表卡。《妇产期系统保健管理手册》内容应按要求详细记载,并

3、交给妇女本人保管。  (4)产前门诊必须有专门的产科(保健)医师  接诊工作人员必须认真接待每一位就诊者,并将各项信息进行分类登记,不得空  项、漏项。  (1)孕妇家庭地址、联系电话必须详细登记,以便能随时联系到孕妇本人或家属。  3.分娩登记制度  (1)从事助产技术的工作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  (2)分娩室要建立产房分娩孕产妇登记本,详细记载产妇分娩时母婴的一般情况及治疗效果。  (3)医务人员(助产医生)应认真填写《妇产期系统保健管理手册》中的分娩记录及分娩登记本。《妇产期系统保健管理手册》交给产妇本人保管。  (4)助产医务人员必须认真、热情地接待每一位孕产

4、妇,并将各项信息分类登记,不得空项、漏项。  (5)家庭地址、联系电话登记必须详细,以便随时能够通知到孕妇本人及家属。及时的反馈孕产妇的基本情况、临床症状、体征、诊断及治疗情况。  4.高危孕产妇登记制度  (1)建立高位产科门诊,进行高危孕产妇筛查,对筛查出的每一列高危孕妇均要专册登记,在孕产妇保健手册、门诊检查卡上详细记录,做出标记。  (2)门诊高危孕产妇登记手册的登记内容必须将高危因素、发病经过、症状、诊断、  治疗情况以及医师的指导意见详细记录,以便治疗、观察及随访。  (3)产科医师在记录高危孕产妇登记册时,必须要将孕产妇的家庭地址、联系电话予以详细的登记,以便随时能

5、通知到孕妇本人或家属。  (4)对筛查出的高危孕产妇进行追踪随访,做好随访记录,实行动态管理。如发现新的高危因素需在高位登记项目栏中依次填写高危因素及发现时的孕周。  (5)要将高危妊娠孕产妇的发生时间、治疗经过、转归情况以及妊娠结局予以登记。  5.高危孕产妇接/转诊制度  (1)建立高危孕产妇接/转诊制度,凡高危孕产妇实行分级管理。  (2)一级医疗保健机构应把筛查出的高危孕妇及时转诊二级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作进一步确诊,尤其有妊娠禁忌者,经确诊,尽早知情选择终止妊娠,不得截留病人。  (3)高危孕产妇实行提前住院分娩,密切观察产程及病情变化必要时及时请有关专家会诊或转诊。  

6、(4)接受基层高危孕产妇的转诊医疗保健机构,接受转诊的医疗保健机构要对转诊的孕产妇及时诊断治疗,并对基层医务人员给予指导,不得推诿。  6.孕产妇抢救制度  (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主治医师及以上技术人员为成员的抢救小组,在医务科的领导下,负责抢救工作。  (2)对为重病人在手术或抢救之前必须制定抢救方案,并向其家属告知,在家属知情同意下,按抢救方案执行抢救。  (3)急救时,参与抢救的医务人员必须到位、抢救药品、设备齐全,而且,随手可取。  (4)抢救时,必须做好记录,对抢救的时间、抢救的经过,包括检查项目、化验检查结果、用药、输液、输血及监护等情况,必须及时记录。  7

7、.孕产妇/围产儿死亡报告制度  (1)院内死亡的孕产妇、围产儿应死亡后24小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不得延误。  (2)医院内组织死亡讨论记录要整理成书面意见,然后将书面意见在2周内上报至辖区卫生局基妇科。  (3)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院死亡讨论意见,组织本地区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专家组进行孕产妇/围产儿评审,形成评审结论。  (4)死亡评审书面结论,要向上级卫生局报告,直至上报到省卫生厅基妇处。  8.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制度  (1)在医院业务院长的领导下成立的孕产妇/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