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与蔺相如》教学设计

《廉颇与蔺相如》教学设计

ID:19275138

大小:3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7

《廉颇与蔺相如》教学设计_第1页
《廉颇与蔺相如》教学设计_第2页
《廉颇与蔺相如》教学设计_第3页
《廉颇与蔺相如》教学设计_第4页
《廉颇与蔺相如》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廉颇与蔺相如》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廉颇与蔺相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2.认识并体会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情操。3.了解课文刻画人物的手法,体会其写作艺术。4.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教学重点目标1和3教学方法讲读法、讨论法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及内容一、检查预习略。二、导入新课从“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中任选一项导入。三、整体感知1.司马迁(配合视频素材)司马迁(前145~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市)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

2、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司马迁早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天汉二年(前99),在《史记》草创未就之际,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而被捕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继续发愤著书,于征和二年(前91)写成《史记》。2.《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年表10篇,书8篇,共5

3、2万字。本纪、世家、列传用于记述人物事迹,书用于说明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表用于显示史事的脉络,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史记》有很高的史学价值。班固称赞这部书说:“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意思是它高度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不仅如此,其中《陈涉世家》肯定了陈涉起义的作用;《河渠书》《平准书》《货殖列传》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记叙了少数民族的活动,这些都是本书的优点。《史记》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书中对部分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

4、》这篇课文,我们将对此有深刻的体会。3.关于“列传”“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4.时代背景公元前4世纪,战国“七雄”征战不已。秦国最强,它对六国都有野心。秦国多次击赵,但赵国重用廉颇、蔺相如,将相团结合作,外交上、军事上都取得了成功,保障了国家的安全。这篇课文就是记叙廉颇、蔺相如团结合作,抗击强秦的故事。5.播放课文朗读录音。6.学生默读课文,疏通字词,粗知课文大意。四、合作探究1.课文按什么顺序写了几件事?明确:按时间顺序写了三件事:完璧归赵、渑池相会、廉蔺交欢。2.这三件事充满了矛盾冲突,能说说每件事各围绕

5、什么矛盾展开的吗?明确:“完璧归赵”写的是诈璧与存璧的斗争;“渑池相会”写的是辱赵与尊赵的斗争;“廉蔺交欢”写的是私怨与国事的矛盾。作者在矛盾中展开情节,刻画人物,而所有这些矛盾又都挂在对秦斗争这条主线上。3.文章是在矛盾的发展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全文贯串了怎样的矛盾?明确:全文贯串了互相交织的两种矛盾:一种是赵国与秦国的矛盾,一种是廉颇与蔺相如的矛盾。一开始,秦恃强讹诈,赵国处境危急,矛盾十分尖锐。廉蔺二人一切为了自己的国家,彼此间并无私人恩怨。而后,随着赵秦间的矛盾几经缓和、紧张、缓和,蔺相如地位的不断上升,廉颇同他的矛盾便日益紧张。蔺相如的退让忍

6、辱感动了廉颇,二人终于成了刎颈之交,矛盾消除,共同为国效劳。赵、秦间的矛盾也趋隐伏。4.作品是用哪些表达手段,从哪些不同侧面来表现相如的思想性格的?明确:⑴缪贤荐贤,从侧面显示相如的机智。⑵秦王求璧,先写赵国君臣拿不出主意,是反衬下文相如一言以决的胆识。⑶廷斥秦王,秦王设九宾礼仪的隆重召见,侧面烘托相如临危不惧、从容应对的机智和勇敢。⑷渑池会上,相如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为的是维护国家的尊严。⑸廉蔺交欢中,相如处处忍让,显示相如识大体、顾大局、忍让为国的高贵品质。5.课文以相如为主,是怎样写廉颇的?从中表现了廉颇怎样的思想性格?明确:全文在写相如时,或明

7、或暗地提到了廉颇,同样提出了他在赵国的地位,表现了他的性特征。第一,开头就说他“以勇气闻于诸侯”。突出了他的勇。文章最后写他负荆请罪,固然是受蔺相如爱国精神的感动,也是出于他自己对祖国的一片忠心和勇于改过的精神。第二,作者介绍廉颇是“赵之良将也”,一旦国家形势紧张,赵王立即“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突出表明了廉颇举足轻重,不同于常人。渑池相会一段,对廉颇的描写更为明显,正是他的“盛设兵以待”,秦才不敢动的。第三,作品还写了他的智谋,如渑池相会中,“赵王畏秦,欲毋行”,是“廉颇蔺相如计”、敦促才成行的。后来又是他建议“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

8、绝秦望”,也正是他给了相如以强大的后援。他的性格极为爽朗,开始居功自傲,后来又负荆请罪。6.写作特点明确: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