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头部质量估计

人头部质量估计

ID:19286192

大小:1.24 M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4

人头部质量估计_第1页
人头部质量估计_第2页
人头部质量估计_第3页
人头部质量估计_第4页
人头部质量估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头部质量估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头部质量的估计田文翀严琪乐何彦涛摘要本文致力于解决人头部质量的估计这一问题。将平躺状态下的颈椎视为刚性杆,通过头所受重力与颈部胸锁乳突肌拉力之间的受力平衡的关系来推导待测头部质量。关键词:头部质量估计受力平衡胸锁乳突肌1.问题重述题目要求对一个人,在不伤害被测者的情况下,估计其头的质量。2.问题分析在考虑本题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方法是直接测量,即在一个人平躺的情况下让他尽量放松脖子,在头下安置一个秤来测量其头重。这个方法简单直接,但是其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始终无法保证其头不受到来自脖子的力的作用,即使人通过交感神经可以主动控

2、制的骨骼肌完全放松了,脊柱附近不受交感神经支配的肌肉以及其他非骨骼肌仍有可能对头部产生力的作用。更为糟糕的是,这样的作用往往因人而异故难以通过数学调整的方式予以矫正。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查阅了资料(见附录1图),发现人脖子上肌肉的分布绝大多数都是沿颈椎分布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平躺时,颈部绝大部分肌肉收缩产生的力为水平方向,正由于这些沿颈椎方向肌肉的收缩作用,所以可以将颈椎近似假设为刚性杆。仅有胸锁乳突肌(见附录2)与众不同。当胸锁乳突肌收缩时(假设此时人为平躺状态)其产生的力的方向为自颞骨的乳突指向胸骨柄前面和锁骨的胸骨端(见附

3、录2图),为非水平力。若把人头与脖子看成一个以颈锥与胸椎连接处为转轴的硬杆,(见附录4图),让被测者通过自己的肌肉发力使头呈水平(见附录3示意图),即可以由硬杆受力平衡原理由胸锁乳突肌的收缩力及各个力等确定头所受的重力,进而确定头的质量。3.模型假设3.1模型假设(1)本文中所讨论的头重指的是人体自第七节颈椎(含)以上至头顶(含头发),在平躺的正常新陈代谢之下(血液供应正常,无缺水等情况产生)的质量。其中被测者暂时仅限于19-20岁左右汉族普通(指没有特殊疾病或为运动员等等)男性。(2)在平躺状态下,颈椎保持水平状态可视为刚性杆

4、,人的头部与颈部近似等效为一个可绕着颈椎与胸椎交界处(见附录4图)自由旋转的一端挂有硬物的硬杆(考虑转动范围在水平方向正负五度以内可近似为自由旋转即可)(3)在如附录3示意图所示情况下,人体脖子所有肌肉中仅胸锁乳突肌与颈阔肌收缩产生的力的方向非水平,其中颈阔肌产生的力较小,相对胸锁乳突肌产生的力可忽略。(4)在如附录3示意图所示情况下测量时,被测者头部血液供应正常,头重与普通平躺时无显著差异(5)假设所有符合假设1的被测者能够控制的肌肉比例相同。(肌肉力量医学研究显示,对于一块确定的肌肉,普通人能够主动调动的肌肉数量占其全部数量

5、的比例为60%)(6)假设所有符合假设1的被测者的胸锁乳突肌在如附录3示意图所示情况下产生的肌肉拉力与其胸锁乳突肌截面积有线性关系。(7)假设胸锁乳突肌左右两块对称,且不发力时其截面(单支)贴合颈部轮廓,使颈部截面呈圆形;当发力时胸锁乳突肌(单支)截面变为圆形,且恰有一半突出颈部(附录示意),而颈部其余部分基本保持不变3.2模型中出现的变量与参数附录3情况下时胸锁乳突肌(单支)截面积S胸锁乳突肌拉力与胸锁乳突肌截面比例系数k头重G胸锁乳突肌拉力(两根的合力)F胸锁乳突肌拉力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第一次测量的颈部周长第二次测量的颈部周

6、长附录3情况下时胸锁乳突肌(单支)半径乳突至胸骨水平差x附录3情况下乳突至水平面高度附录3情况下胸骨至水平面高度4.模型建立与求解4.1测量与计算胸锁乳突肌的截面积4.1.1测量、测量方法::使被测者处于端坐状态下,放松颈部、垂肩、挺胸、抬头,沿喉结上沿取颈部切面得周长:使被测者处于附录3所示状态下,沿喉结上沿取颈部切面得周长4.1.2:由估计S颈部周长及胸锁乳突肌估算面积4.2测量与计算此时各量关系(如附录6所示),有公式:胸锁乳突肌与水平方向夹角估算4.3建立力平衡方程(其中)头重与S*sin(a)关系表4.4拟合求kG=3

7、9.032S*sin(a)数据拟合图像k值约为39,消去sin(a)后即相当于,每平方厘米肌肉产生19N的力,属于合理范畴,模型合理性得证。5.模型评价5.1优点:本模型科学依据比较充分,可以比较好的估计被测者的头重5.2不足与改进:(1):受限于测量仪器的限制,我们难以准确地测出胸锁乳突肌实际产生的力。这可以通过采用电极测量肌电图法改进。(2):受限于样本的单一性,我们难以计算非19-20岁、非汉族、女性以及运动员等的比例系数k,也就难以通过本模型估计他们的头重。(3):模型的建立过程中有考虑到颈部与头部连接处的关节是否有应力

8、的问题。但是经过对连接处的寰枕关节结构的分析后我们认为由于该关节的形状几乎为球型,且连接的面积过小,所以产生的应力忽略不计。参考文献(1)《人体结构功能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肌肉形态特征与肌肉力量相关研究》,张海平,沈阳体育学院(3)《骨骼肌总共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