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

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

ID:19297931

大小:1.42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9-30

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_第1页
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_第2页
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_第3页
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_第4页
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校及托幼机构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包河区望江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讲人:李江蓉学校及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直接接触传播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简单来讲即归为以下三类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猩红热、集中发热等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以下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直接接触传染:学生常见的几种传染病4流行性感冒1235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67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病性极高。传染源是流感患者。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而传播。人

2、群普遍易感。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还可出现肠胃不适。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麻疹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2日至出疹后5日内有传染性。主要经过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易感者90%以上发病。病后有持久免疫力。临床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出疹;主要特征: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皮肤出现斑丘疹。预防措施:接种麻疹疫苗。麻疹风疹风疹是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2日至出疹后5日内有传染性。主要经过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持久免疫力。临

3、床症状:低热、皮疹和耳后淋巴结肿大。预防措施:接种风疹疫苗。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传染源。主要经过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持久免疫力。临床症状: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伴发热和轻度不适。预防措施: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猩红热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人和带菌者是传染源。主要经过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患猩红热后可再感染。临床症状: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和疹后脱屑。预防措施:目前无对猩红热的免疫疫苗,被动免疫制剂也无意义。预防应重

4、在控制疾病的传播,对猩红热患儿应隔离至病情控制,皮疹消退,鼻咽部细菌培养阴性。与猩红热患儿有密切接触者应观察,一旦发生有感染征象,立即肌肉注射青霉素3~4天。猩红热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主要经过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密切接触可使90%易感者发病。临床症状:小儿皮疹和全身症状多同时出现。发热1~2日即进入发疹期。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水痘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CoxA群16型,EV71型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

5、斑丘疹、疱疹;重症病例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四部曲——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四不像——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手足口病学校及托幼机构预防措施学校要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并做好相关记录。发现发热及出疹学生必须要求其立即离校就医,注意追访就诊及病情发展情况,并严格要求其在家隔离治疗至该病的隔离期满。密切注意病例班级内有无续发病例,如有续发,及时报告,同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患病学生必须持学校/幼儿园所属地段保健科出具的复课证明方可返校上课。

6、家庭预防措施勤洗手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少去人群聚集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Thankyo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