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串讲1:价格变动及其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考点串讲1:价格变动及其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ID:1932040

大小:16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13

考点串讲1:价格变动及其对经济生活的影响_第1页
考点串讲1:价格变动及其对经济生活的影响_第2页
考点串讲1:价格变动及其对经济生活的影响_第3页
考点串讲1:价格变动及其对经济生活的影响_第4页
资源描述:

《考点串讲1:价格变动及其对经济生活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考点串讲20.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浙江省镇海中学任靖①文化传播(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②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③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意义、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考点建构】高屋建瓴,一览众小文化传承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率关系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

2、泉和作用文化创新的途径商品价格变动与消费需求之间的一般规律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替代商品与互补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影响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作用体现文化传播【重难突破】解惑释疑,拓展思维1.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1)使用价值量即商品的数量(产量);商品价值总量等于单位商品价值量与数量(产量)之积;个别劳动生产率是指生产同一商品的不同生产者的生产效率;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指某部门或行业的劳动生产率。(2)①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

3、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总量无关。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只能使单位商品价值量发生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但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总量是成正比的。③无论个别劳动生产率还是社会劳动生产率,都与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产量、数量)成正比。④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⑤单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生产所有某种商品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除以商品的数量。2.需求曲线

4、与供给曲线图1需求曲线是表示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一般是指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用图1表示,习惯上用横坐标(Q)表示需求量,纵坐标(P)表示价格。对于大多数产品而言,需求定律就可以描绘成一条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曲线,这条曲线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向右下倾斜”。图2供给曲线是用来表示价格与供给量关系的曲线(见图2)。价格变动也会影响生产,供给曲线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该物品的供给量增加。一般横

5、坐标表示供给量,纵坐标表示价格,供给曲线呈从西南方向东北方向升的特点。3.影响和决定价格变动的因素(1)价格变动是指同一商品在不同时候有不同价格。(2)“影响和决定价格变动因素”的基本观点:①供求关系是影响商品价格的直接因素,间接因素主要有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宗教信仰、习俗等。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商品供不应求时,商品价格上升;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价格下降。市场供求双方在市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一个供求平衡的价格。②价格的决定因素是价值,商品价值量是由

6、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③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体现。(3)影响价格变动的多种因素(树立全面的观点):①纸币发行量。发行纸币的数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②货币的价值。当作为货币的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发生变化时,货币的价值量也会跟着发生变化,用货币来表现的商品价格也会发生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货币本身价值下降时,价格就会上升,反之,价格就会下降。商品价格的高低与货币本身价值的大小成反比。③市场

7、竞争。④国家对商品价格的调控。⑤汇率的变化。等等。【备考通鉴】应考通鉴,授之以渔□命题预测高考常考点是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关系、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等。考查采用的题型侧重选择题,常见考查形式有经济计算、经济曲线图两种具体题型。价格的个别考点也出现在主观题的答案要点中。□真题借鉴[高考真题](2012·山东卷·18)下列曲线图中,某商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若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引起E点向E’点方向移动。正确反映这一变

8、化的曲线图是()思路分析:“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意味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价格下降,生产商品的数量会增加。E点是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的交叉点,表示的是均衡价格和数量。符合商品价格下降、生产商品的数量增加的变化要求的,应是E点向B项的E’点移动。答案为B。思维阻点:一是对E点表述均衡价格和数量这一内涵不了解;二是不能将企业普遍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