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模拟试卷1

高考物理模拟试卷1

ID:19350213

大小:537.8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01

高考物理模拟试卷1_第1页
高考物理模拟试卷1_第2页
高考物理模拟试卷1_第3页
高考物理模拟试卷1_第4页
高考物理模拟试卷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模拟试卷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沂一中2018届高三迎三检模拟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B.伽利略著名的“斜面实验”,应用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等效替代”C.米、千克、牛顿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D.线速度、角速度和磁通量都是矢量2.如图所示,两个物体A、B叠放在一起,接触面粗糙。现将它们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在运动的过程中,物体BA.只受重力B.受重力和A对它的压力C.受重力和A对它的摩擦力

2、D.受重力、A对它的压力和摩擦力3.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B.c点的场强大于d点的场强C.若将正试探电荷由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D.若将一负试探电荷由c点移到d点,电荷的电势能减小4、如图所示,从地面上同一位置抛出两小球A、B,分别落在地面上的M、N点,两球运动的最大高度相同.若空气阻力不计,则A.B的加速度比A的大B.B的飞行时间比A的长C.B在最高点的速度与A相同D.B落地时的速度比A落地时的大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一斜面体A,在其粗

3、糙斜面上静止一物块B,开始时A处于静止。从某时刻开始,一个从0逐渐增大的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在A上,使A和B一起向左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则在B与A发生相对运动之前的一段时间内FABA.B对A的压力和摩擦力均逐渐增大B.B对A的压力和摩擦力均逐渐减小C.B对A的压力逐渐增大,B对A的摩擦力逐渐减小D.B对A的压力逐渐减小,B对A的摩擦力逐渐增大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三颗人造卫星A、B、C

4、都在赤道正上方同方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A、C为地球同步卫星,某时刻A、B相距最近,如图所示.已知地球自转周期为T1,B的周期为T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加速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CB.经过时间,A、B相距最远C.A、C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B的向心加速度D.A、B与地心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不等7.如图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发电机输出功率P恒定,用户消耗的功率为P用户,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和U2,输电线总电阻为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B.将P下

5、移,用户获得的电压将升高C.输电线上的功率关系为:P=P用户+D.若U2提高为原来的10倍,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原来的8.如图所示为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圆环,可在水平放置的足够长的粗糙细杆上滑动,细杆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不计空气阻力,现给圆环向右的初速度v0,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圆环运动的速度图像可能是图中的9.如图所示,光滑细杆上套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两球之间用轻质弹簧相连,弹簧原长为L,用长为2L的细线连结两球。现将质量为M的物块用光滑的钩子挂在细线上,从细线绷直开始释放

6、,物块向下运动。则物块A.运动到最低点时,小球的动能为零B.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C.速度最大时,杆对两球的支持力为(M+2m)gD.运动到最低点时,杆对两球的支持力小于(M+2m)g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请将解答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0.(8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一根细线系住钢球,悬挂在铁架台上,钢球静止于A点,光电门固定在A的正下方,在钢球底部竖直地粘住一片宽度为d的遮光条.将钢球拉至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

7、,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可由计时器测出,取v=作为钢球经过A点时的速度.记录钢球每次下落的高度h和计时器示数t,计算并比较钢球在释放点和A点之间的势能变化大小ΔEp与动能变化大小ΔEk,就能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1)用ΔEp=mgh计算钢球重力势能变化的大小,式中钢球下落高度h应测量释放时的钢球球心到________之间的竖直距离.A.钢球在A点时的顶端B.钢球在A点时的球心C.钢球在A点时的底端(2)用ΔEk=mv2计算钢球动能变化的大小,用刻度尺测量遮光条宽度,示数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_

8、____cm.某次测量中,计时器的示数为0.0100s,则钢球的速度为v=_______m/s.(3)下表为该同学的实验结果:ΔEp(×10-2J)4.8929.78614.6919.5929.38ΔEk(×10-2J)5.0410.115.120.029.8他发现表中的ΔEp与ΔEk之间存在差异,认为这是由于空气阻力造成的.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说明理由.(4)请你提出一条减小上述差异的改进建议.11.(10分)实验室准备用来测量某电学元件Rx(阻值约十几欧)的实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