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降酶护肝方治疗脂肪肝所致转氨酶升高的临床研究.doc

中药降酶护肝方治疗脂肪肝所致转氨酶升高的临床研究.doc

ID:19404176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2

中药降酶护肝方治疗脂肪肝所致转氨酶升高的临床研究.doc_第1页
中药降酶护肝方治疗脂肪肝所致转氨酶升高的临床研究.doc_第2页
中药降酶护肝方治疗脂肪肝所致转氨酶升高的临床研究.doc_第3页
中药降酶护肝方治疗脂肪肝所致转氨酶升高的临床研究.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药降酶护肝方治疗脂肪肝所致转氨酶升高的临床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药降酶护肝方治疗脂肪肝所致转氨酶升高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中药降酶护肝方治疗脂肪肝所致转氨酶升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符合脂肪肝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以中药降酶护肝方治疗及单纯西药甘利欣、清开灵及立平脂治疗,疗程8周,通过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观察,肝功能、血脂检测和B超检查,分析降酶护肝方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转氨酶(ALT、AST)、血脂(CHOL、TG)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疗效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降酶护肝方能够显著改善脂肪肝的肝损伤,

2、降低血脂,无不良反应,是治疗脂肪肝的有效方剂。【关键词】脂肪肝;转氨酶;降酶护肝方;临床研究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1.1.1诊断标准参照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2]和肝脏病学会关于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3],制定以下诊断标准。①B超提示脂肪肝:肝肿大,闪光肝,血管模糊,出波衰减;或CT检查示肝密度普遍降低;②血脂增高:总胆固醇(CHOL)>6.47mmol/L或甘油三酯(TG)>2.30mmol/L;③肝功能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1.1.2纳入

3、标准符合以上诊断标准的未接受过治疗或治疗过但停药达4周以上的患者;无严重心、脑、肺及肾等功能障碍者。1.1.3排除标准①病毒性肝炎、药物性及免疫性肝病,肝硬变、肝癌等严重肝病者;②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及严重的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③妊娠和哺乳期妇女;④未按规定服药者;⑤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的患者。1.2临床资料60例脂肪肝患者为本院中医科住院病人,时间自2004年12月~2006年4月,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胁痛、纳呆、乏力等症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

4、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1~60岁;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9~6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治疗方法41.3.1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治疗,以降酶护肝方口服。药物组成:柴胡、枳实各10g,白芍、蚕砂各12g,茵陈、楂肉、鸡骨草、田基黄各30g。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每日以甘利欣30mL,清开灵1200mg,分别加入5%GS250mL中静滴;口服立平脂200mg,每日1次。以上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2组患者均

5、于治疗前7d停用所有影响血脂代谢的药物,治疗前1d晚上不进食高脂饮食,不饮酒,治疗期间均停服其它药物。1.3.2一般治疗①去除病因,如嗜酒者戒酒,肥胖者控制体重(2个月减少3kg以上);②合理饮食,纠正营养失衡,以高蛋白低脂肪为原则,并补充各种维生素;③运动疗法,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运动量,对肥胖者尤其重要。对于ALT或AST>100u/L的患者应停止工作,以休息为主,恢复正常后开始锻炼。1.4观察指标及方法1.4.1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的变化。1.4.2两组治疗前常规检查肝功能(ALT、AST)、血脂

6、(CHOL、TG)、B超,作为用药前基础数据,治疗2个疗程后复测上述各项指标。1.5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根据临床症状、肝功能、血脂、B超制定以下疗效评定标准。治愈:症状基本消失,B超检查恢复正常,肝功能复常,血脂显著下降(CHOL≥20%或TG≥40%)或正常;显效:症状明显改善,B超检查明显好转(如由中度恢复到轻度),血脂下降(CHOL≥15%或TG≥30%),肝功能改善≥50%;有效:症状好转,B超示声像图好转,血脂下降(CHOL≥10%或TG≥20%)及肝功能

7、改善≥30%;无效:未达上述标准者。1.6统计学分析全部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2结果2.1对肝功能及血脂变化的影响治疗前两组肝功能及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及血脂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自身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改善肝功能及血脂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总疗效比较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

8、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讨论脂肪肝是指肝内脂类含量超过肝重的10%~15%或在组织学上肝实质脂肪化超过30%~50%,脂肪在肝脏中过量浸润未被消耗所致,多因长期过食脂肪、高胆固醇、低蛋白饮食,长期过量饮酒,肝炎治疗后期体重增加过快,内分泌失调及代谢疾病等造成,有部分脂肪肝可演变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等病理变化。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多由过食肥甘厚味,多卧少动,或长期饮酒,形体肥胖,劳倦过度,情志失畅,年老体衰等引起肝脾失调所致,伤脾则脾虚运化失常,痰浊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