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增修订内容ppt课件

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增修订内容ppt课件

ID:19421210

大小:113.50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8-10-02

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增修订内容ppt课件_第1页
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增修订内容ppt课件_第2页
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增修订内容ppt课件_第3页
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增修订内容ppt课件_第4页
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增修订内容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增修订内容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药典2005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增修定内容苏德模中国药典2005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在检查项目、格式、语言表述等方面都有较多的增定和修订。增订中主要的有四项:一是三菌数测定的方法验证;二是控制菌检查的方法验证;三是大肠菌群检查法;四是梭菌检查法。前言增订●微生物限度检查在环境的洁净度10000级和局部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其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以防再污染。单向流空气区域、工作台面及环境必须定期按国家《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测试方法》现行标准进行洁净度验证。隔离系统按相关的要求进行

2、验证,其内部环境的洁净度须符合无菌检查的要求。●培养基、稀释剂、实验器具等的灭菌,按灭菌法(见附录XVII)的要求采用验证合格的灭菌程序灭菌。(培养基配制、灭菌、质量与使用)培养温度细菌和控制菌的培养温度未改动。霉菌和酵母菌的培养温度20-25℃改为23-28℃。抽样量和检验量虽分别单列,但突出的是检验量。以检验量为标题,抽样量列在检验量叙述完了之后。即一般随机抽样不少于检验用量(2个以上最小包装)的3倍量。●检验量指供试品一次检验的用量。一般为10g或10ml;化学药膜剂为100cm2;贵重或微量包装的药品可酌减(

3、不得少于3g)。检查沙门菌的供试品其检验量增加10g或10ml。培养基、试药、试液、指示液、稀释剂的配制和微生物限度标准均编排在检查法后。英美药典将培养基、稀释剂放在供试液制备之前。●供试液的制备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制备供试液或选用适宜的乳化剂、分散剂、中和剂制备供试液;其用量应验证,在该检验条件无抗菌作用。供试液制备妥后不得超过1h就加入检验用培养基。7类供试品供试液的制备,其中非水溶性供试品①供试品5g,司盘80、单硬脂酸甘油酯、聚山梨酯80……●②供试品10g,20ml无菌十四烷酸异丙酯和无菌玻璃

4、珠,必要时再加适量十四烷酸异丙酯,充分振摇,使供试品溶解。然后加45℃100mlpH7.0蛋白胨氯化钠缓冲液,振摇5-10分钟,萃取,待油水分层后,水层过滤,贴膜培养。●非水溶性膜剂供试品二部未变动,化学药膜剂取100cm2,剪碎,加100ml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浸泡,振摇,作供试液(1:1)。一部中药膜剂取50cm2,剪碎,适量的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溶液(50或100ml)浸泡,振摇,以供试品浸液为供试液。(SOP2000版规定:中药膜剂取30-50cm2,剪碎,加水100ml)。●肠溶及结肠溶

5、制剂供试品10g,加100mlpH6.8无菌磷酸盐缓冲液(肠溶制剂)或pH7.6无菌磷酸盐缓冲液(结肠制剂),于45℃水浴振摇,使溶解。●气雾剂、喷雾剂供试品取规定量供试品,置冷冻室冷冻1h,取出,迅速消毒供试品开启部位周围,用无菌钢锥钻一小孔,放置室温,并轻轻转动容器,使抛射剂全部抛出。以无菌注射器吸出全部药液,按标示量加稀释剂至足量(若含非水溶性成份,加适量无菌聚山梨酯-80液),使匀,取相当于10g或10ml的供试品,再稀释成1∶10的供试液。具抑菌活性的供试品当供试品具有抑菌活性时,应将供试液中的抑菌活性消除

6、后,方能依法检查。常用的方法有:①培养基稀释法取规定量的供试液,至较大量的培养基中,使单位体积内的供试品含量减少至不具抑菌作用。测定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菌数时,取同稀释级2ml供试液等量分注多个平皿,按浇碟法操作,培养、计数。每1ml供试液所注各平皿生长的菌数之和即为1ml的菌落数,取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的值按菌数报告规则报告菌数。控制菌检查时,可加大增菌培养基的用量。②离心沉淀集菌法取规定量的供试液,3000转/分离心20min(供试液如有沉淀,先以500转/分离心5min,取全部上清液再离心),弃去上清液,留底

7、部集菌液约2ml,加稀释剂至原规定量。③薄膜过滤法采用开放式薄膜过滤器。④中和法凡含汞、砷或防腐剂等具有抑菌作用的供试品,可用适宜的中和剂或灭活剂消除其抑菌成分。中和剂或灭活剂可加在所用的稀释剂或培养基中。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增订计数方法的验证对药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首先应进行检测方法的验证。如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以确认该计数方法是否科学、准确、客观(产品质量)。若供试品的组分或原检验条件发生改变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时,计数方法应重新验证。验证时,按供试液的制备,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所规定的方法及

8、下列要求进行。对各试验菌的回收率应逐一进行验证。验证用菌株及菌液的制备菌株(代表性)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株菌、黑曲霉菌。菌液制备(菌种传代、保存及使用5代)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接种营养肉汤,白色念株菌接种真菌培养基、黑曲霉接种真菌培养基斜面,置规定温度、时间,培养。取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