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女性中医养生与保健

现代女性中医养生与保健

ID:19424719

大小:2.01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8-10-02

现代女性中医养生与保健_第1页
现代女性中医养生与保健_第2页
现代女性中医养生与保健_第3页
现代女性中医养生与保健_第4页
现代女性中医养生与保健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女性中医养生与保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现代女性 中医养生与保健昆山市中医医院曹瑛主要交流内容中医养生概述健康与亚健康女性养生与保健简单食疗常用按摩方法女性保健误区引言健康与长寿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之一;健康是人类的最大的财富;特别是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繁荣与进步,精神活动的丰富多彩,物质生活的极大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渴望越来越迫切,因此也越来越重视学习并遵循养生之道。养生,是一门保养生命的学问,是我国几千年来防病保健、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的经验总结。时下,随着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养生健身,抗病防衰,延年益寿已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门话题。对于知识女性来说,由于生理上具有经、带、胎、产的特

2、殊性,担任着生儿育女的任务,而且又要和男性一样在工作中拼博,在社会上竞争,繁重的工作和多方的压力,付出的能量更多,因此,更需要注意养生保健。健康的概念与标准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的良好状态。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根据这个定义制定了10条健康的标准:①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安排生活,胜任工作;②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③善于休息,睡眠好;④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各种变化;⑤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⑥体重适当,身体匀称;⑦眼睛明亮、反应敏捷;⑧牙齿清洁,无空洞,牙龈

3、颜色正常;⑨头发有光泽,无头屑;⑩肌肉、皮肤有弹性。女性健康标准根据女性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对社会赋予的责任,女性健康的标准除世界卫生组织认定10大标准外,还须有:①皮肤光泽细腻有弹性,面部无斑无痤疮;②身体匀称,不肥不瘦,乳丰臀满,腹不大;③情绪温和,不躁动;④月经白带正常,性生活和谐,能生育。亚健康的概念与标准亚健康是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即在心理上、躯体上出现种种症状,但未检查出器质性疾病,从而表现出机体活力和对外界适应能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也有人将亚健康称为“半健康状态”、“临床前态”、“灰色状态”等。目前,学者们逐步统一并使用“亚健康”

4、这个词。我国预防医学会报道,亚健康人口比例已达70%。女性由于特殊的生理过程、生活经历、社会环境、传统观念、社会偏见、生活行为等,比男性更容易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因此,有70%的白领女性处于亚健康状态。据有关调查报道,在广州、北京、上海等城市,由于生活节奏快以及来自工作、家庭、社会方面的压力等原因,亚健康妇女达90%以上。女性亚健康的原因及易患人群女性亚健康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精神高度紧张,脑力过度,生活节奏快,竞争加强,社会压力、心理压力增加,机体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疲劳状态,这种状态持续得不到纠正,导致内脏器官功能失调和减退。另一方面,先天禀赋不足;或职

5、业原因;或娱乐过度;或大病、久病失于调理;或久视、久卧、久坐、久立、久行,劳逸失当,损伤形体;或早婚多育、多次人流、房事不节、房劳过度耗精伤肾;或烟酒无度损伤正气等均可造成女性亚健康。女性亚健康易患人群①都市女性占90%;②白领女性占70%;③职业女性,其中教师超出常人3倍;④知识分子、秘书、律师、医生、自由职业者;⑤企业老板、经理;⑥大、中学生等。女性亚健康的表现和症状(1)躯体方面:失眠、头晕、乏力、困倦、懒怠、气短、虚汗、心悸、肌肉酸痛、关节疼痛和性机能减退等。(2)心理方面:情绪低落、反应迟钝、精神萎靡、记忆减退、心烦意乱、恐惧不安、焦虑烦躁和神经

6、质等。(3)情感方面:冷漠无望、无助孤独、空虚轻率等。症状及与妇科疾病的关系①面色斑②面痤疮、多毛③消瘦、肥胖④月经量少甚至闭经⑤经来腹痛、经期延长⑥月经少、闭经、溢乳⑦烘热、汗出、烦躁、失眠、健忘⑧性冷淡、皮肤弹性差、乳房下垂、脱发、头发早白、面部色斑⑨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多⑩白带多、色黄、阴痒怎样判断女性亚健康(1)首先看一下是否具备下列躯体和心理的症状指标:头痛、头晕;颈背酸痛、腰痛腿痛;精神不振、失眠、记忆减退、体倦乏力;心悸心跳、胸闷;月经失调、白带过多或过少等。怎样判断女性亚健康(2)看看自己是否具有下列生殖器官、身体和心理方面的症状指

7、标:月经周期提前和延后,量或多或少、有块,经来腹痛,不规则阴道出血;白带量多或少,色黄异味;性冷淡,不孕等。女性健康中医养生的内容情志养生饮食养生起居养生运动养生情志养生中医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内经》有“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悲”等理论。此观点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养生学中,情志调摄对于防病祛疾、益寿延年起着不可低估的微妙作用。异常的情志活动,可使情绪失控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人体内阴阳紊乱,从而出现百病丛生

8、、早衰,甚至短寿的后果。调养心神的方法清静养神开朗乐观保持心理平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