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理念三风一训解读

办学理念三风一训解读

ID:19462480

大小:65.1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2

办学理念三风一训解读_第1页
办学理念三风一训解读_第2页
办学理念三风一训解读_第3页
办学理念三风一训解读_第4页
办学理念三风一训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办学理念三风一训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崮云湖街道丹凤小学办学理念办学理念的内容【办学理念】让孩子拥有快乐童年让理想从这里启航【办学思想】教师快乐工作学生健康成长【校训】做学更做人【校风】赏识信任尊重友善【教风】尽责爱生博学善导【学风】勤学好问善思笃行【形象定位】用幸福教育实现教育幸福【教育策略】幸福施教特色立校【教育目标】让每一个生命个体具有幸福感的快乐成长【学校愿景】建设一所富有生命活力、充满人文气息的温馨学校一、理念的形成1、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H云湖街道丹凤小学前身是“中奇小学”,由家乡著名书法家武中奇老人捐资建校而成。2006年3月,应济南市大学科技园建设,学校搬迁至丹凤小区,学校正式更名

2、为“济南市长清区崮云湖街道丹凤小学”。2、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追求高质量的教育是人们的普遍要求。在这种情形下,学校如何生存和发展就成为每一位校长苦心思考和研究的课题。要想改变学校状况,只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创建“名校”,才能扩大知名度,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赢得社会的关注、家长的信任。二、我的办学理念基于以上原因,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迎接教育新的挑战,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根据学校的位置特点和历史传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我校的办学理念“让孩子拥有快乐童年让理想从这里启航”。。幸福教育"力求让学生、教

3、师、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有幸福的感受,其核心是让学生快乐学习、主动发展,而爱则是这一切的源泉。经过多年的沉淀,"爱心育童心〃已成为丹凤小学的核心文化,此核心文化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一主、两全、三提、四爱、五心〃五个层面上。贯彻"一条主线":创设丰富、适宜的教育情境,让学生在愉快、平等的心理氛围中快乐学习、主动发展。落实"两全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面发展。实现"三个提升〃:提升服务、提升内涵、提升质量。拥有一支具有"四爱〃的教职工队伍: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爱岗敬业、团结友爱。工作中能够做到"五心〃:对待幼儿充满爱心、照顾学生周到细心、教育学生热情耐心、教育科研专注

4、恒心、家长工作尽力尽心。以此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引领着丹凤小学的发展方向,在集体共同分享的文化之中朝着共同的愿景,实现学生、教师、家长的共同成长。校训:做学更做人做人与做学问密不可分,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即使有再高的学问恐怕也会与现在的社会格格不入!没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和文化底蕴,做人也只是片面和失败的,如果要加强对学生文化知识教育,首先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徳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在做学问时更重要的是先教会如何做人。校风:赏识信任尊重友善赏识:“赏识”在词典里的解释是给予人重视或赞扬,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它能使作用对象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快感,做起事来

5、心情愉快。赏识作为一种教育的思想观念和方法,能使教育者积极帮助学生实现与外界的健康互动,从而最终使其享受天地人大和谐的美好境界。“赏识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的教育方法和思维方式的一种教育模式,其核心在于爱护和发展个性,使受教育者内心深处的需求得到满足。信任:信任,是社会得以运转的重要基石。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建立在对他人信任的基础之上的。政治上需要政治信任,经济上需要商业信任,婚姻上需要婚姻信任,教育上呢,当然需要教育信任。教师信任学生、学生信任老师,学生之间相互信任,让我们觉得彼此可靠是值得信任的人。因此,信任是师生沟通交流的

6、基础。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要用真诚让学生相信自己,让学生主动向老师敞开心扉。师生之间言而有信,在信任中增进交流,在交流中加深信任,实现情感的交流,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尊重:尊重,顾名思义,就是要重视人、理解人、信任人。指个体对客观现实具有生命意义的心理反映,具体是指要尊重人的尊严,尊秉人的基本权利和责任,尊熏人的价值,尊秉人在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尊重是人天性的需要,尊重是人际沟通的前提,尊重引发自尊和自信。在学校环境中,尊重是学生发展与成长的m光雨露。一个缺乏尊重氛围的环境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尊重是对自己和他人人格和价值的肯定。这不仅是一种品质、一种修养,更是

7、一种心境。尊重,常常与理解、关爱、宽容和赏识相辅相成;尊重杜绝苛求、嘲讽、体罚等不良教育言行。尊重是教师的感染力所在,它像一缕春风吹拂着学生的心灵,分享学生成功的喜悦,驱散学生失败的忧愁。友善:所谓友善,顾名思义就是教人为善。《三字经》有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说明,人一生下来,不管是性本善、性本恶或是性本无善恶,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来改变的,即人的爱心和善心的培养是要靠教育、要从小抓起的;没有后天的有针对性的人格教育,即使原来的秉性再好,也可能会变坏。但当前学生的教育环境尤其是德育环境却很难让人感到乐观,现实生活中大量的道

8、德问题也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