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八 生态环境的保护

专题十八 生态环境的保护

ID:19481701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28

专题十八   生态环境的保护_第1页
专题十八   生态环境的保护_第2页
专题十八   生态环境的保护_第3页
专题十八   生态环境的保护_第4页
专题十八   生态环境的保护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十八 生态环境的保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专题十八生态环境的保护n第V二x教c育资v源B网U  专题十八生态环境的保护  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4.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和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  5.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1.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1.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一、相关知识  (一)基本概念  人口增长、

2、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潜在价值、间接价值、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就地保护、异地保护,可持续发展  (二)知识网络  (三)疑难解析  1.环境问题和环境危机  环境问题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是由于各种自然过程或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海洋异常等造成的环境破坏。次生环境问题又又称第二环境问题,其可分两类:一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和资源,使环境受到破坏,称为生态破坏或环境破坏,如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等;另一是城市化和工农业高速发展而引起的环境污染。  各种环境问题是环境危机的表现形式和直接后

3、果。环境危机或生态危机是指明由于人类盲目活动现导致局部地区甚至整个生物圈结构和功能的失衡,从而威胁到人尖的生存。环境危机包括有人口的快速增长;污染;资源的过度消耗;“土地观”的退化这四个主要方面  2.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国家采取有利于发展自然保护区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将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应当妥善处理与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

4、;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国务院林业、农业、地质矿产、水利和海洋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主管有关的自然保护区。  截止1999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146个,总面积8815.2万公顷(其中陆地面积8450.9万公顷,海域面积364.3万公顷),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8.8%。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5个,面积5751.5万公顷。  长白山、鼎湖山、卧龙、武夷山、梵净山、锡林郭勒、博格达峰、神农架、盐城、西双版纳、天目山、茂兰、九寨沟、丰林、南麂列岛等15个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扎龙、向海、鄂阳湖、东洞

5、庭湖、东寨港、青海湖及香港米浦等7个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九寨沟、武夷山、张家界、庐山等4个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或自然与文化遗产。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发展的基本特征如下。  (1)人口增长速度快。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政治稳定和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加之一度对人口再生产规律认识不清,使人口出生率高速增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除3年自然灾害时期外,一直保持在20‰以上,由此导致人口总量的猛增。1949年到1973年净增3.5亿,1974年中国人口超过9亿。自20世纪70年代政府大力提倡计划生育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下降幅度很大,分别从19

6、49年的36.00‰和16.00‰下降到1999年的15.23‰和8.77‰。但总的看来,解放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比较高的。  (2)人口增长规模大。1949年我国人口已达到5.4167亿,新中国人口的发展就是在这个相当庞大的基数上开始的。这也就在客观上决定了我国人口增加的绝对量、增长规模必然很大。从1949年到2000年的51年间,共计增加7.5366亿人口,致使全国人口高达12.9533亿。因此,即使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每年还要净增加1279万人。今后30年中国人口仍将继续增加,预计到2030年中国人口达到最高峰16亿,人口数量实现零增长。  (3)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由

7、于我国人口的生育水平迅速下降和平均寿命延长,使中国人口年龄构成中少年儿童比例下降,成年和老年人口相对增多。1964年到2000年,0~14岁人口比例从40.7%下降到22.89%,65岁以上老年人口从3.6%上升到6.96%。因此,我国人口老龄化来势很猛。据联合国统计,1950~2000年世界老年人口增长为176%,而中国为217%。据美国有关统计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从7%上升到14%需要的时间是:法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