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风车教案

大战风车教案

ID:19482335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28

大战风车教案_第1页
大战风车教案_第2页
大战风车教案_第3页
大战风车教案_第4页
大战风车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战风车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战风车教案大战风车教案大战风车教案  教学目标  学习小说借助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了解《堂吉诃德》一书的故事梗概;培养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长篇小说的能力;引导学生对堂吉诃德以及桑丘这两个人物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并以此反观自己的现实生活。  教学重点  把握堂吉诃德的性格特征,思考作品对现实生活的意义。  教学难点  对堂吉诃德大战风车做法的两方面评价。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布置学生查找对作家作品的相关评介,并阅读原著内容。)  一、导入新课。  2002年评选出了世界最知名的150位作家,当问及他们心目中最优秀的小说作品时,

2、几乎是令人不可思议地,150名作家中的80位不约而同地把手中的选票投给了西班牙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这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优秀作品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堂吉诃德》的世界。  二、作家简介。  同学们在预习的过程中查找到了哪些关于《堂吉诃德》一书及其作者的介绍呢?(学生发言,教师归纳整理。)  塞万提斯是一位生活坎坷的西班牙作家,他是在狱中开始构思、在贫民窟里完成他的代表作《堂吉诃德》的,这部作品是欧洲最早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写作宗旨是要“把骑士小说那一套扫除干净”。狄更斯、福楼拜和托尔斯泰曾把塞万提斯誉为“现代小说之父”。  三、阅读课文。  指定学生朗读课文。强

3、调下列字词读音。  生死攸关隘口 祈求  单枪匹马 褡裢孬种虔诚  四、分析课文。  1.概括课文的故事情节。  在第一次游侠以失败告终的情况下,堂吉诃德执迷地再一次踏上旅程,而且还找到了一个农民——桑丘做侍从。途中堂吉诃德把转动的风车当成挥舞长臂的巨人,并在与其“交战”的过程中受伤。  2.读完课文,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堂吉诃德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吗?  如荒唐、可笑、不现实等等。  3.同学们找到的这些词语确实是堂吉诃德给人留下的最基本的而且鲜明的印象。那么能否试着结合课文内容来谈一谈为什么堂吉诃德会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  (1)“他常常说,世界上最迫切需要的是游侠骑士,而这

4、项事业的复兴,全仗他一人了。”从这句情节的介绍中可以看出他耽于幻想。  (2)“神父有时不同意他的话,有时又顺着他的意思。因为如果不采用这种手法,便无法与他沟通。”这是一处侧面描写,可以看出他对骑士道的信仰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是一个完全生活在幻想中的人。  (3)“接着,堂吉诃德便去筹集钱款。他通过出售、典当家产,搞到了一笔可观的款子。当然,在这些交易中,吃亏的总是他。”由此看出他为了实现不可能实现的幻想而竭尽全力,同时“吃亏的总是他”一句告诉我们他不会谋生,连维持生计的基本方法都不会,他在现实中根本不能立足,寸步难行。  (4)“古代的游侠骑士每当征服一个海岛或王国,

5、总封他们的侍从当这些地方的总督,这是常规。我已下了决心,绝对不会让这个规矩在我手中更改。恰恰相反,我还打算在这方面胜过古代的骑士呢。”这些话并不是为了挽留随从特意说的,而是堂吉诃德真心的表达,他把自己完全放在游侠骑士的位置上来思考问题,字里行间带着对能超过古代游侠骑士的可能的一种骄傲和自豪。  (5)当看见风车时,堂吉诃德深信那是长着长长的手臂的巨人,那种感觉简直就是“英雄有用武之地”的狂喜。甚至当桑丘连连劝阻、被风车翼弄伤时也不改变做法,真是执迷不悟。  4.在堂吉诃德和桑丘中,你更喜欢哪个?为什么?  (1)更喜欢桑丘。  因为他虽然头脑不十分灵光,但他是个朴实的好人。他

6、不像堂吉诃德那样只会幻想,他是生活化的、生活在真实世界里的人。  (2)更喜欢堂吉诃德。  因为堂吉诃德出行的动机很单纯,虽然他太脱离现实,但他为了心中的理想而付出一切努力的精神是可贵的,比如文中的一些细节:没有人(甚至他最好的朋友神父也不能)改变他的决定,他一心想着行侠仗义,甚至被打得头破血流,也毫不畏缩。他是一个可笑但也可爱的人。  而桑丘则是为了自己的“海岛”和“总督”这些世俗的、功利的目的出行的,相比之下,他的做法显得太“实际”了。  5.“大战风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表达。通过对课文及文中人物的分析,你认为它应该有怎样的含义呢?  “大战风车”指一些人脱离实际

7、的可笑做法,同时也指坚持信念,可能不被理解和接受的做法。  五、小结。  《堂吉诃德》一书之所以能够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可能正因为它思想内涵的丰富,如果说它创作之初的意义在于扫除骑士小说的毒害,那么时至今日,它的更现实的意义在于所塑造的两个人物形象是典型的,无论哪个时代,哪个生活环境都可见,从他们身上,读者看到的是不同环境中的自己和身边的人。  拜伦慨叹堂吉诃德成了笑柄,夏多布里昂看到了堂吉诃德的伤感,希雷格尔把堂吉诃德精神称为“悲剧性的荒谬”,而海涅则对堂吉诃德的精神“伤心落泪”和“震惊倾倒”。能够引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