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

ID:1948822

大小:27.2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13

《六国论》说课稿_第1页
《六国论》说课稿_第2页
《六国论》说课稿_第3页
《六国论》说课稿_第4页
资源描述:

《《六国论》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必修二·历史的回声·后人之鉴《六国论》说课稿一、说教材《六国论》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第一板块“后人之鉴”的第二篇文章。这是一篇著名的史论,作者苏洵在文章中评论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说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意在讽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不要为契丹、西夏“积威之所劫”,一味贿赂以求苟安,而要奋起抵抗。文章借古讽今,切中时弊,论点鲜明,论证严密,语言生动,气势充沛。学习本文有助于学生议论文的写作,有助于学生对国家兴亡的深入思考。二、说学情《六国论》是一篇史论,重在说理,对高一学生来说,趣味性不强。主题明确,课本注释十分详细,难点

2、也不多,疏通文意以及文言基础知识整理部分较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三、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1.知识和能力目标: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2.过程与方法目标:梳理文章脉络,学习借古讽今的写作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领会六国破灭的历史教训,以史为鉴,培养学生关心天下兴亡的历史责任感。教学重点: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旨。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四、说教法学法为了给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年龄

3、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1.诵读法。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潜移默化地积累文言知识,领会文章强烈的雄辩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2.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出示战国征战图片以及六国、北宋地图,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兴趣,了解时代背景。3.探究法。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探究的舞台,引导学生分组研读课文,互相质疑、析疑,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4.讲析法和点拨法。由于课堂时间及学生的精力有限,文言文中一些重要字、词、句式,学生很难准确地掌握,因此在教学中点拨或者扼要得讲析也是很必要的。5.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法。利

4、用课件展示文章脉络,帮助学生梳理文脉,体会本文论点鲜明,论证严密的特点。学法上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即课前诵读课文,借助书下注释及文言文工具书来了解课文大意、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合作探究分为4个小组竞赛,大约每个小组负责一段课文,具体任务包括: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重点实词虚词释义;总结本段中的特殊句式;翻译课文;回答其他组同学的质疑。学生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锻炼了表达能力,提高了文言文阅读能力,体现出了团队精神。五、说教学过程课前预习: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有疑难

5、的地方标注出来课上解决。环节一:导入新课唐太宗李世民在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学习苏洵的散文《六国论》。4必修二·历史的回声·后人之鉴环节二:苏洵简介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回答,教师补充。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眉山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

6、(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大器晚成的苏洵,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设计意图】把介

7、绍作者的内容先交给学生,然后再交流,补充。这样既避免了“一言堂”,也能够培养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在预习中注意积累,做个有心人。环节三:时代背景(略)出示战国地图,北宋地图,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介绍战国风云及北宋国情,教师补充。1.六国与秦的有关史实(1)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前275年魏割温予秦。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2)秦灭六国时间表: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赵、灭燕前221年灭齐(3)六国抗秦大事年表: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

8、秦兵解去。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河外。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前232年秦攻番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