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公共建筑形象设计的美学原则

高层公共建筑形象设计的美学原则

ID:19499709

大小:5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2

高层公共建筑形象设计的美学原则_第1页
高层公共建筑形象设计的美学原则_第2页
高层公共建筑形象设计的美学原则_第3页
高层公共建筑形象设计的美学原则_第4页
高层公共建筑形象设计的美学原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层公共建筑形象设计的美学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层公共建筑形象设计的美学原则[]从高层公共建筑的外部空间形象的角度分析,建筑的造型是多方面的考虑和因素影响下的结果。  为了全方位的分析高层建筑的造型设计,从人文主义、体验过程及审美变异几个方面构建造型系统  并进行分析。  [Abstract]:FromtheseniorpublicbuildingstheouterspaceimageAngleanalysis,themodellingofarchitecturearemanyconsiderandundertheinfluenceofthefactorsoftheresults.  Inordertoprehensiv

2、eanalysisofthehigh-risebuildingmodellingdesign,fromthehumanism,experienceprocessandaestheticaspectsmodellingsystemconstructvariations  Andanalyzed.    [关键词]高层公共建筑;形象设计;美学原则  :TU208.3:A:    [Keyagedesign,Theaestheticprinciple    1.高层公共建筑的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近代高层建筑发展的开始阶段。由于1851年发明了电梯系统,1

3、857年出现了第一台自控客用电梯,因而为解决高层建筑的垂直运输创造了条件,加之钢铁工业的发展,又为近代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1945年,随着二次大战的结束,建筑活动又有了较大的发展。高层建筑除纽约和芝加哥外,在波士顿、旧金山等一些经济较为繁荣的大都市,也陆续开始建造,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高层建筑的繁荣时期。有美孚石油公司大楼、联合国秘书处办公楼、芝加哥湖端塔、水塔广场大楼、世界贸易中心大楼。、西尔斯大厦等。这些建筑名扬四海,在其造型设计上开始摆脱本世纪初期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走上了一条“形式服从功能”的现代建筑之路。    在我国,由于社会发展、人口不断增加、

4、科学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实力日趋雄厚,近年来一幢幢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从当前的高层建筑发展情况来看,对世界上一些主要的国家和地区分析表明,高层建筑的发展前景与本世纪中期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建造之风已经从欧洲大陆吹向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地区。    2高层建筑形象设计的美学原则    建筑造型的含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就广义而言,是指建筑创作中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其中包括功能、技术和美学等内容;从狭义而言,它是构成建筑外部的美学形式,是被人直接感知的建筑空间的物化形式。    建筑的造型是在多方面的考虑和因素影响下的结果:如造型审美的观念的潜在影响、高层公共建筑局部与主体的

5、关系、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复杂关系、平面具体组织及结构材料等技术条件的制约等。为了全方位的分析高层建筑的造型设计,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造型系统并进行分析。    由于建筑尺度和欣赏角度的不同,高层建筑造型对城市的冲击使造型审美更趋向对以人为本的探讨。针对目前影响建筑造型的一些审美倾向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做为审美主体的人注重对审美过程的体验,并同时体现出多元化发展的审美情趣。表现在高层建筑造型领域中,则出现了模糊化、情感化、多元化和大众化等审美趋势,当代的美学原则总体上正逐步走向一种变异。    2.1人文主义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于建筑的理

6、解和认识。人们越来越重视研究“人”在建筑(包括在城市环境)中的主体地位,并开始建筑本质意义的思考。    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体现了当代建筑观念的变化:“建筑的主要问题已不再是纯体积的视觉表演,而是创造人们能在其间生活的空间。要强调的已不再是外壳而是内容,不再是孤立的建筑而是城市组织的延续。”新的城市化概念要求环境具有连续性,而高层建筑是连续统一体中的单元,只有与其他单元对话才能达到自身形象的完整。在现代意义下的建筑审美活动已不再停留于对形式和风格作传统意义的纯美学关照、而是把建筑置于广大社会文化语义场中对相关的问题做有意义的反映。    作为社会发展的综合产物,高层建筑的

7、审美价值趋向也表现为更加注重精神,注重文化与环境,整体意识也更趋强烈。它要满足社会的需要,代表当代生产力水平,反映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审美取向,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社会性,而高层建筑与人的关系也必然变得更加复杂奥妙。正如布鲁诺·塞维所说:“对现代作品的审美价值标准固然与对过去的没有什么不同,但现代建筑的艺术理想却是与它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的……人类活动和生活的多样性、物质心理活动方面的需求、他的精神状态,总之,这个完整的人、肉体和精神结合为活的整体的人,就是现代艺术的源头。”    2.2体验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