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一 古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一 古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ID:19502047

大小:2.15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0-02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一 古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1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一 古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一 古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一 古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一 古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一 古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步步高】(浙江专用)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一古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专题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考纲考情专题考试要求考试内容备考指导必考加试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进步(2)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bab1.已考角度(1)(2016·10月新高考·T2)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2)(2016·10月新高考·T5)唐代市与商人地位变迁(3)(2016·10月新高考·T8)明清海禁政策的理解(4)(2016·4月学考·T4)唐代市、草市的发展(5)(2016·

2、4月学考·T6)明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6)(2015·10月新高考,T2)汉代手工业的成就(7)(2015·10月新高考·T4)唐代曲辕犁2.预测角度(1)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表现及阶段特征(2)重农抑商、海禁政策的影响(3)中西方同一时期的比较,尤其是经济发展的差异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古代中国的丝织业(2)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3)唐宋陶瓷业的主要成就bbb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市”在历代的发展d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2)“海禁”政策及其影响cc24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

3、方式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进步——(b)1.耕作方式的演变(1)原始时期:刀耕火种。(2)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形成。(3)汉朝:铁犁牛耕在全国普及。2.耕作技术的进步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汉朝:铁犁牛耕技术逐渐普及;耦犁、一牛挽犁;出现曲柄锄、大镰、播种工具耧车;唐朝:曲辕犁。作用:促进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利于国强民富。3.影响(1)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2)但中国传统农业长期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发展。微点拨 原始农业刀耕火种,夏商周耒耜青铜,春秋战国铁犁牛耕,隋唐时期步犁定型(曲辕犁)。

4、二、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a)1.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工程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都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2.汉代关中农民创造“井渠法”,至今仍流行于新疆地区。3.东汉王景治理黄河,促进东汉前期经济恢复与发展。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b)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土地制度: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3.经营方式: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是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4.生产模式:精耕细作是我国封建农业的主要特色。5.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6.历史地位:农业在封建

5、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24微点拨 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富足,而是指基本满足自家的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是古代落后的经济形式。1.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发展(1)春秋战国时期,在铁犁牛耕技术和土地私有制的基础上形成。(2)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入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小农经济开始瓦解,但仍占主导地位。(3)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小农经济走上社会主义集体经营的道路。(4)目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前提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2.古代的小农经济与政治、思想、科技间的关系(1)与政治:小农经济影响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

6、形成。封建小农经济需要一个专制集权的制度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地主阶级也需要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保护其土地所有制。(2)与思想:小农经济的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从而形成重视家庭和谐、邻里和睦的伦理观念和“重男轻女”的尊卑思想。(3)与科技:一方面,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多集中在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数学等领域,使科技具有实用性、实践性特点;另一方面,小农经济发展的缓慢性也决定了古代科技不能发展为近代科技。3.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1)有利因素①生产力: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生产

7、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高,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②生产关系:在小农经济下,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部分劳动产品,具有较高生产积极性。③自身发展动力: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促进农业向精耕细作方向发展。④政府政策: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2)不利因素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②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这就严重地阻碍了农业的扩大再生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