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学第二章第三节足和足弓课件

运动学第二章第三节足和足弓课件

ID:19513368

大小:1.53 MB

页数:61页

时间:2018-10-03

运动学第二章第三节足和足弓课件_第1页
运动学第二章第三节足和足弓课件_第2页
运动学第二章第三节足和足弓课件_第3页
运动学第二章第三节足和足弓课件_第4页
运动学第二章第三节足和足弓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运动学第二章第三节足和足弓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运动学九、足和足弓李艳第三节关节运动学解剖学基础一骨与韧带1足部关节2学习内容肌肉和神经支配3运动学特征二足弓三26块骨(单侧)与错综复杂的韧带、跖腱膜、肌肉、肌腱等软组织形成了稳定的关节结构和足弓结构。足的组成:一、解剖学基础(1)骨7块跗骨:距骨、跟骨、足舟,内侧、中间、外侧楔形骨,骰骨5块跖骨14块趾骨:基节骨,中节骨,末节骨1.骨与韧带隆最大的跗骨,其前2/3称跟骨体,体的后部短为肥厚、粗涩的跟结节。跟骨外形有6个面:上面:通过3个关节面(前、中、后面)与距骨相关节;前面:

2、与骰骨相关节;后面:与跟腱止点相关节;内侧面:有一骨突称截距突,支撑部分距骨头同时为许多韧带的附着点;外侧面:为骨性隆起,称腓骨滑车,将腓骨长短肌腱分开;下面:后足主要负重面,为跖筋膜的许多内在肌及韧带的附着点。跟骨:后面:与距骨头相接;前面:与第1和3楔骨相接;内侧面:有一朝向下方的圆形隆突,称为舟骨粗隆;舟骨:前凸后凹骰骨:呈四方形,位于足中外侧后面:接跟骨前面:接第4、5跖骨下面:有一圆形隆起称骰骨粗隆。其前方为腓骨长肌膜通过的外侧沟。楔骨:第1~3楔骨由内至外排列,顺次逐渐减小,第2、3楔骨宽

3、面朝上,第1楔骨窄面朝上,相互嵌合稳定。跖骨:为短管状长骨,共5块(由内向外依次为第1~5跖骨)。趾骨:共14个,除姆趾为两节外,其他各趾均为三节。趾骨有底、体、滑车之分。(2)韧带距跟韧带:包括距跟前、后、内韧带、距跟韧带外侧束、距跟斜束、距跟骨间韧带等。主要作用稳定距跟关节,限制关节的过多内翻和外翻足背韧带:包括距舟背侧韧带、分歧韧带、跟骰背侧韧带、楔舟背侧韧带、骰舟背侧韧带。主要作用是稳定距跟舟关节、跟骰关节等跗骨间关节的结构。足底韧带:包括跖长韧带、跖短韧带、楔舟足底韧带、楔骰足底韧带、跟舟足

4、底韧带(弹簧韧带)。主要作用是维持足弓正常形态。(一)解剖学基础2.足部关节:足部是多关节的部位,多达30余个,主要包括:跗骨间关节(距跟关节、距跟舟关节、跟骰关节)、跗跖关节、跖骨间关节、跖趾关节和足趾间关节。(1)距跟关节(距下关节)跟骨上面的前、中、后三个关节面与距骨形成距跟关节。前距下关节由凹陷的跟骨前中关节面和凸出的距骨前中关节面组成;后距下关节由凸出的跟骨后关节面和凹陷的距骨下关节面组成。这种关节面凹陷或凸出的交叉变化使之能作复杂的扭转活动。(2)距跟舟关节关节头为距骨头,关节窝由舟骨后方

5、的距骨关节面、跟骨上面的前、中关节面构成。距跟舟关节和距跟关节从形态学上看是两个独立的关节。但从功能上看,二者是联合关节,沿共同的运动轴运动。距跟舟关节也有足内翻、外翻功能。(3)跗横关节包括距舟关节和跟骰关节:二者虽各有其独立活动,但需要共同完成其功能活动。跗横关节的关节线呈“S”形弯曲横过跗骨群的中间,内侧部凸向前方,外侧部凸向后方。主要功能是与相邻关节,特别是距跟关节,更好的协同完成足的旋前、旋后运动。(4)跗跖关节由第1~5跖骨基底与楔骨及骰骨构成的平面关节。跗跖关节可做轻微的滑动与屈伸运动,

6、并参与轻微的内收、外展运动。(5)跖趾关节各跖骨小头与各趾的近节趾骨的中间底构成,共有五个。大致与手部的相应关节相似,但结构更为稳固,运动灵活。(6)趾间关节位于相续的两节趾骨之间,由趾骨滑车与其远侧趾骨的底构成。为屈戍关节,可做屈伸运动。近节趾间关节的运动比远节趾间关节运动的幅度大。足的关节jointsofthefoot包括:踝关节跗骨间关节跗跖关节跖骨间关节跖趾关节趾骨间关节距跟关节距跟舟关节跟骰关节跗横关节踝关节anklejointortalocruraljoint1)关节面:胫、腓骨下端、距骨

7、滑车2)关节囊:前后松驰、内侧韧带(三角韧带)、外侧韧带3)关节腔:少量滑液、负压内踝踝关节的韧带内侧韧带内侧面观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外踝胫腓前韧带距腓前韧带外侧面观踝关节的运动(一)解剖学基础(1)足外肌:分别来自小腿的前、后及外侧,主要由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支配。小腿前群肌: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姆长伸肌、第三腓骨肌、趾短伸肌可使踝背伸、足内翻、伸拇趾及伸趾,第三腓骨肌还可使足外翻3.足部肌和神经支配小腿外侧肌:包括腓骨长肌及腓骨短肌其功能为跖屈踝关节,并可使足外翻小腿后群肌:包括腓肠肌、比目鱼肌、胫骨后

8、肌、姆长屈肌及趾长屈肌主要作用为使踝跖屈、足内翻、屈姆及屈趾。(2)足内肌:分为足背肌和足底肌,主要由足底内、外侧神经支配。足背肌:较弱小,包括姆短伸肌和趾短伸肌主要起伸拇趾和伸第2~4小趾作用。足底肌:由浅到深可分四层,主要肌肉有姆展短肌、趾短屈肌、小趾展肌、足底方肌、蚓状肌、姆短屈肌、姆收肌、小趾短屈肌和骨间肌等其功能主要是维持拇趾关节的稳定和足弓。二、运动学特征从整体而言,描述足踝的运动可以利用标准的人体三维空间平面:足部绕冠状轴在矢状面上的相对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