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安徽高考理综答案2

2013安徽高考理综答案2

ID:1951695

大小:412.9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3

2013安徽高考理综答案2_第1页
2013安徽高考理综答案2_第2页
2013安徽高考理综答案2_第3页
2013安徽高考理综答案2_第4页
2013安徽高考理综答案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安徽高考理综答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参考答案第Ⅰ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DABCDBAB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ABDDABBAC第Ⅱ卷共11小题,共180分。21.(18分)Ⅰ.①(3分)A②(3分)9.86Ⅱ.①(3分)2.000②(3分)③(3分)(3分)22.(14分)解:(1)设经过t秒警察可以追上违章者可列方程:v(t+2.5)=at²/2(4分)解得:t=10s(2分)(2)s=v(t+2.5)-at²/2=20+8t-t²=36-(

2、t-4)²(4分)所以当t=4时,两人距离最长,其距离为36m(4分)23.(16分)解:(1)设工件从弧面上下滑到b点时速度为,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①(2分)假设工件到达传送带c端前已经与传送带速度相等,设为,由于轮的质量及轮与轴间的摩擦不计,传送带可简化为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长木板,工件和传送带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动量守恒,有    ②(2分)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参考答案第5页(共5页)在此期间,工件匀减速滑动的加速度为    ③(2分)工件的位移     ④(1分)联立①②③④解得,假设成立,即工件在到达传送带左端c之前已经与传送带速度

3、相等,之后与传送带以速度一起做匀速运动,即工件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为1m/s⑤(2分)(2)工件在传送带上匀减速运动的时间 ⑥(1分)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的时间     ⑦(1分)工件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      ⑧(1分)(3)在t1时间内,传送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    ⑨(1分)匀加速的位移为      ⑩(1分)系统损失的机械能等于滑动摩擦力跟工件与传送带间的相对位移的乘积,即     (2分)24.(20分)解:(1)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 ,(1分)(2分)Ov0yxⅠⅡMQP,(1分)(2)设到原点时带电粒子的竖直分速度

4、为:(2分)方向与轴正向成,(1分)粒子进入区域Ⅰ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几何知识可得:(2分)由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1分),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参考答案第5页(共5页)可解得:(2分)(3)运动轨迹如图,在区域Ⅱ做匀速圆周的半径为:(2分)(1分)运动时间:(1分),(1分),(1分)(2分)25.(16分,每空2分)(1)1s22s22p6(2)三角锥形,NaF[来源:学

5、科

6、网Z

7、X

8、X

9、K](3)Na>N>F(4)Cl3Cl2+2NH3==N2+6HCl(或3Cl2+8NH3==N2+6NH4Cl)(5)第四周期,第ⅥB族(a/27)1/4mo

10、l/L26.(15分)27.(14分)(1)使溶解充分并加快溶解速率,(2分)MgSO4,MnSO4(2分)(2)Mn2++ClO-+H2O=MnO2↓+Cl-+2H+(3分)(3)过滤(1分),将沉淀置于过滤器中,加蒸馏水(1分)至刚好浸没沉淀(1分),待水流尽,重复2-3次(1分)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参考答案第5页(共5页)(4)80%(3分)28.(13分)(1)具有氧化性(2分)、水溶液呈碱性(2分)(顺序可对调)(2)(6分)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方案二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往溶液中滴加少量的酸性淀粉KI碘化钾溶液(2分)不

11、答酸性不扣分或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往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FeSO4溶液和KSCN溶液(2分)不答酸性不扣分溶液变蓝色(1分)溶液变红色(1分)假设二正确方案三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取一小片pH试纸于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滴在pH试纸上,待颜色不变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2分)pH>7(1分)假设三正确(注意:实验操作、现象与假设结论要对应)(3)酸式滴定管或25mL移液管(1分)、1.38﹪或0.0138(2分)29.(20分)(Ⅰ)(1)植物有氧呼吸消耗了氧气(2分)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大于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2分)(2)

12、光照强度(2分)CO2浓度(2分)(3)持续光照后突然停止光照,叶肉细胞中仍有少量[H]、ATP等暗反应所必需的物质,使暗反应仍可持续进行一段时间,故CO2固定速率没有立即下降(意思正确即可得分)(2分)(4)18(2分)(Ⅱ)(1)细胞膜的表面积(2分)吞噬细胞(2分)(2)增大(2分)偏高(2分)30.(14分)步骤二:适量且适宜浓度的光合促进剂(2分)等量(1分)步骤三:相同且适宜(2分)植株的平均高度(2分)实验结果:(1)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平行重复原则(答对其中二项均可)(2分)(2)叶绿素合成(2分)(3)不一定(1分)不能确定a

13、是否为最适浓度(意思正确即可给分)(2分)31.(18分)(1)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2分)(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