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防治ppt课件

麻风防治ppt课件

ID:19519756

大小:8.08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8-10-03

麻风防治ppt课件_第1页
麻风防治ppt课件_第2页
麻风防治ppt课件_第3页
麻风防治ppt课件_第4页
麻风防治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麻风防治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麻风病防治华亭县疾控中心刘永勤一、概念: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属丙类传染病),其潜伏期通常为2—5年,最长可达10余年。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是传染源,其皮肤及粘膜损害处含有大量的麻风杆菌,细菌常随破损的皮肤和鼻分泌物排出体外引起传播。二、传染方式和途径麻风病主要传染方式是通过长期密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传染,空气飞沫传染。1、直接接触传染:多菌型麻风病人上呼吸道是向外界环境排菌的最主要途径。皮肤破损时,也可向外排菌。2、间接接触传染:麻风病人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排出的麻风菌污染生活用品、水源和土壤,当健康人接触这些带菌物品、水、土壤时有传染的可能。前提条件:自身破损的皮

2、肤和皮肤粘膜。3、皮肤和呼吸道是主要途径,现在很多人认为呼吸道是麻风杆菌的主要入口。4、传播媒介传染的可能性(以吸血昆虫为媒介)。5、消化道传播不定。三、麻风病的症状麻风菌侵入人体后,因为绝大多数人对之具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力,能迅速建立有效的免疫反应,抑制麻风菌的繁殖或杀灭麻风菌而不发病,产生所谓的“亚临床感染”。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或缺陷时,细菌繁殖到一定数量就能使机体发生临床损害。明显的麻风症状或体征出现前,一部分病人可有全身不适,肢体酸胀,局部皮肤蚁行感,烧灼感,鼻出血或低热。麻风也是多系统性疾病,从单一微小的皮损到神经、眼、骨骼、肌肉、内脏等的受累,并可出现畸残,可以说没

3、有一种人类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似麻风病的多样化,往往累及临床各科。然而皮肤和周围神经症状与体征出现最早也最常见,且是麻风病诊断、分型与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1、皮肤症状:⑴、斑疹:与皮面平行,仅为皮肤局限性的色素沉着,麻风病的斑疹往往伴有浸润、闭汗、毛发脱落、浅感觉障碍或萎缩,直径一般在1㎝左右。红斑:主要是暗红色,数目少,面积大,边缘清楚。浅色斑:色泽比皮色淡,可自行消退,不留痕迹。色素缺乏斑:皮损处色素脱失,像白斑。色素沉着斑:局部皮肤色素增多所致。靶型斑:红斑与浅色斑一圈圈相互镶嵌而成,靶形状或称徽章样状。⑵、丘疹:高出皮面针头大小限界性坚实的突起,位于表皮。⑶、结节:高出

4、皮面,黄豆至鸡蛋大小损害。⑷、斑块:高出皮面较明显的损害,面积大,扁平状、环状或不规则形。⑸、弥漫性浸润:表面光亮,略带粉红色,无明显边缘,看上去像酒醉样或水肿样,好发于耳、面部、上下肢。⑹、疱疹:为局限性腔内含透明或稍混浊浆液的高出平面的损害。⑺、溃疡:①麻风性溃疡、②肢端神经血管功能障碍性溃疡。⑻、萎缩:是皮损消褪后的一种继发性病变,主要是由于真皮或皮下组织的浸润吸收后结缔组织的破坏所致,多见于大鱼际、小鱼际肌肉萎缩。⑼、癍痕:为真皮或深部组织缺损、破坏后新生结缔组织修复而形成。⑽、其他损害:皮肤风团样、苔藓样、角化过度、钙化或鱼鳞样变。⑾、皮肤附件损害:①毛发:毛发和

5、体毛脱落是麻风病的表现之一,眉毛脱落是其最早表现之一。原因是内分泌腺受累,麻风肉芽肿压迫、破坏毛囊所致。②汗腺、皮脂腺:局部浸润,汗腺、皮脂腺萎缩破坏,导致闭汗而皮肤干燥。原因一是局部炎症细胞浸润,汗腺、皮脂腺萎缩、破坏;二是周围神经受累,排汗和皮脂功能受阻。③甲、甲板增厚,粗糙,变色,失去光泽而破裂。2、神经症状:⑴形态变化:①神经粗大,重要而常见的特征之一,由于增生及炎症反应所致。②神经脓疡与钙化,神经组织的坏死,继而钙盐沉着。③神经纤维化,由于神经长期充血水肿,使之变性破坏的神经纤维被增生的结缔组织修复而取代。⑵功能障碍:①浅感觉障碍:是麻风重要的症状和体征,是致残的

6、主要原因,初起有蚁行感,紧绷感,刺痛感,甚至奇痒。②神经痛:麻风病常见的、又难以忍受的自觉症状。③运动障碍:主要是受损的神经不同而出现相应的表现。④营养性障碍:Ⅰ、皮肤的营养障碍:皮肤干燥、粗糙、变薄;Ⅱ、骨的营养障碍:脱钙,骨质疏松,萎缩,骨吸收;Ⅲ、肌肉的营养障碍:肌变性、萎缩。⑤循环障碍:神经受损后,血管舒张功能紊乱,肢体循环发生障碍,局部温度降低,易发生疼痛和冻伤等。3、眼、耳、鼻、喉症状:临床上因麻风杆菌损害神经和相应的组织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如视力持续减退、结膜炎、角膜炎、睑内翻、睑外翻等;耳的浸润、耳垂肥大、耳廓脱落;鼻梁塌陷、鼻骨吸收;口裂变小,牙齿脱落等

7、。四、麻风的分类(五级分类法)麻风病的分类对诊断、治疗、预防、管理及科学研究等都有重要意义,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和提高,以及对麻风病的认识逐步深入,麻风病的分类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五级分类法是以光谱概念来分的,即免疫力最强的TT和免疫力最弱的LL之间,存在着很多免疫力和稳定性不同的界限类麻风,从TT(结核样型麻风)、BT(界限类偏结核样型麻风)、BB(中间界限类麻风)、BL(界限类偏瘤型麻风)、LL(瘤型麻风)象一片连续的光谱,各型类麻风之间是连续移行,可以演变的。TTBTBBBLLLI↑↑↑↑↑↑结核样型界限类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