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专业认识实习

信息管理专业认识实习

ID:19531618

大小:1.04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03

信息管理专业认识实习_第1页
信息管理专业认识实习_第2页
信息管理专业认识实习_第3页
信息管理专业认识实习_第4页
信息管理专业认识实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息管理专业认识实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认识实习报告1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1.1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1.1.1国内发展现状企业管理信息化将全面带动工业化“九五”期间,我国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是1.2次,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的企业(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是1.45次;而发达国家的平均周转次数在6次以上,美国、德国在8次左右,陷于经济困境达12年的日本也在7次以上。去年我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企业的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已达到5.2万亿元,但只支撑着8.2万亿元的销售收入规模。如果能周转6次,则这

2、5.2万亿元就可以支撑数倍于8万亿元的销售规模。那么是什么制约了企业资金的流动?这其中,除了体制层面的因素以外,企业信息化的滞后是一个主要的因素。随着“十五”计划“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提出,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而应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企业管理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最近,国家经贸委对国内外30多个软件公司的近60个用户进行了现场考察,结果发现,发达国家的企业信息化已日趋成熟,国内企业的管理信息化建设既取得了迅猛发展和巨大的成就,又存在许多问题和困惑,已经到了非抓不可的地步。1.以信息

3、化带动工业化的三个方面信息技术是当代社会的先进生产力,企业和社会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应怎样适应这种要求,推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呢?我们认为,可从三个方面来抓:a.大力发展信息产业b.积极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c.加快用信息技术改善企业管理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三个方面中,哪一个对GDP(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更大?2000年美国产业对GDP的直接贡献是8.5%,信息技术对于GDP的整体贡献是33%,即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及改善企业管理带来的贡献在24%以上,三者对GDP的贡献的比例关系大约是8∶12∶13

4、。这个定量的分析让人马上能够感觉到,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将对整个社会、企业带来跟信息技术产业自身的发展可以媲美的、甚至更大的效果。虽然这是美国的情况,但中国的实际情况也应差不多。所以我国应该特别强调用信息技术改善企业管理,因为相对于前面两个方面,它投入小、产出大,也相对容易缩短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因而是能够带动传统产业的最重要的方法。2.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三个目标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企业管理方式的一次深刻变革,它不只是在企业建立一个或几个信息系统,而是要从整体上对企业管理进行全面的重组优化。这种整体的变革和优化包括三个方面的

5、内容a.决策过程科学化(目标优化)b.工作流程科学化(结构优化)c.员工行为科学化(知识优化)随着市场变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前企业直线式、直线职能式的管理模式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现代管理模式正在向扁平化转移,企业组织模式向哑铃型方向发展。这样的机构可以使企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发、供应链和客户关系管理上去,使内部变得简洁、有效,而两端具有很大的向外扩张的能力。14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认识实习报告要使管理结构扁平化,企业就需要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企业的总经理也必须要面对更多的管理点。要适应这

6、种新的管理模式,仅仅凭借企业家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企业必须借助新的管理武器,通过信息化这一有效手段实现新的管理方式。企业信息化的目标就是去掉个人和组织的不当习惯和做法,通过科学决策、规范工作流程来优化员工行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把人财物等资源有效结合,产生出新的效率。中国1978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是-3%,1999年达到39%,这主要是改革开放带来了人的自由度,人可以在最适合于自己的岗位工作,公司能够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方式来经营,而地区也会选择最有自己区域特色的东西发展自己的经济,结果使社会在结构优化和制度优化的基础上获

7、得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工作流程科学化是从结构优化来提高企业效益,行为科学化主要是指知识优化,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是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它涉及知识、人才、技术等多个方面。决策过程的优化就是目标的优化,只有结构优化、知识优化和决策优化相结合,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才能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企业经济效益才能提高。3.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三项要求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活动环节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网络系统,使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工作流集成和整合,不断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提高企业

8、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的过程。在这一定义中,我们强调了三个层面:a.在各个管理环节充分利用IT技术(普及率)b.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工作流的融合(集成率)c.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贡献率)普及率是指企业各个部门利用信息技术的总体情况,在企业重要的管理点,实现管理自动化的百分比。集成率表示企业在物流、资金流、工作流和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