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

ID:19535663

大小:375.50 KB

页数:65页

时间:2018-10-03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_第1页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_第2页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_第3页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_第4页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一、等值线专题1.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⑴水库建设: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①选在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因此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②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③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④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⑵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⑶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⑷引水工程选择某

2、地,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⑸农业规划: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畜牧业。例: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⑹坡度问题: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例: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或线路与等高线交点少),地形坡度较小。⑺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

3、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注意题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⑻河流流向:由海拔高处向低处流,发育于河谷(等高线凸向高值),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⑼水系特征: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⑽地形对水文的影响:①地势决定河流的流向,由高处向低处流。结合地图方向可确定河流的具体流向。②地势陡峭的山区,一般河流流速大、水流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③平原地区,一般河网密布,流速平缓,水量丰富的河段有利于航运。④山脉往往是相邻两大流域之间的分水岭,根据山脊线可确定河流

4、流域的范围。⑾地形特征的描述:①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②地势及起伏状况;③主要地形区分布;④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⑿地形类型判读:第一步看等高线形状:①等高线平直,则可能是平原地形或高原地形,65②等高线闭合,则可能是丘陵、山地或盆地;第二步看等高线的注记:①平直等高线注记200米以下的地形可能为平原,②平直等高线注记500米以上的可能为高原;③闭合等高线注记内低外高的地形为盆地或洼地;④闭合等高线注记外低内高,且注记在200——500米之间的地形为丘陵,⑤注记在500米以上,等高线密集的地形为山地。在剖面图中判读地形类型,一定要看剖面形状和对应的海拔高

5、度,方法可参照上述方法进行。2.等温线专题⑴分析走向(延伸方向):①与纬线平行即东西走向——纬度因素或太阳辐射;②与海岸线平行——海陆性质或海陆分布;③与等高线或山脉走向平行——地形因素。⑵分析弯曲状况:①作水平线法——比较弯曲处与交点的温度高低;②凸值法——凸高(凸向高值区)为低(值低),凸低(凸向低值区)为高(值高)。⑶分析疏密状况:①疏——温差小——我国7月气温、热带地区、海洋、山地陡坡、锋面处;②密——温差大——我国1月气温、温带地区、陆地、山地缓坡。⑷分析数值特征:①高值区—夏季大陆、冬季海洋、暖流流经、地势低(山谷、盆地或洼地)、城市;②低值区—冬季大陆、夏季

6、海洋、寒流流经、地势高(山岭、山脊)。3.等潜水位线专题⑴概念:潜水等水位线即潜水面等高线,根据潜水面上各自的水位标高绘制而成。⑵河流流向判断:潜水水位随地形而有起伏(呈正相关),可根据图中等潜水位线的数据递变(递增或递减)顺序判断出地势高低,河流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可知河流流向。⑶潜水的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值区流向低值区。⑷潜水的埋藏深度:是指潜水面到地表的距离。同一幅图上的地形等高线与潜水等水位线相交之点的数值之差,即二者高程之差,为该点的潜水埋藏深度。⑸潜水流速的大小:取决于潜水的坡度。坡度越大,流速越快,坡度越小,流速越慢。在同一幅地图上,等潜水位线越密集

7、的地方坡度越大,不同地图中要注意比例尺和高差。⑹潜水与河水补给关系:一是作水平线法,比较水位高低,总是由水位高者补给水位低者;二是作出潜水流向,潜水向河流流,则潜水补给河流;潜水流向由河流指向潜水,则河流水补给潜水。4.等降水量线⑴我国由南向北递减。原因是锋面雨带的南北移动,越向北雨季越短,降水量越少。(等降水量线东西分布)65⑵我国由东向西递减。原因是离海洋越远,水汽越难以到达。(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⑶市由中心向四周递减。原因是城市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城市中心区尘埃多,凝结核多,降水多(“雨岛效应”)。⑷闭合曲线:越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