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及细胞组织胚胎学

绪论及细胞组织胚胎学

ID:19556246

大小:1.31 MB

页数:61页

时间:2018-10-03

绪论及细胞组织胚胎学_第1页
绪论及细胞组织胚胎学_第2页
绪论及细胞组织胚胎学_第3页
绪论及细胞组织胚胎学_第4页
绪论及细胞组织胚胎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绪论及细胞组织胚胎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HistologyandEmbryologyDepartmentofPathology一、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内容(一)组织学(histology)定义:组织学是借助于显微镜观察人体微细结构的一门学科。研究内容:人体的组织是由细胞和细胞间质发育分化形成的,而器官系统则又是由几种不同组织发育分化而成。因此组织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细胞、组织和器官系统三部分。1、细胞(cell)定义:是人体形态结构的基本单位,是一切生物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分化的形态学基础。结构特点:形态各异、大小不等:人体具有许多

2、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细胞,参与机体的各种机能活动。功能特点:相互调节、相互协同:各种细胞在机体内相互调节、相互协同,以维持整体的生命活动。2、组织(tissue)形成:在胚胎发育时期形成。组成:由一些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所组成。分类:由于细胞的特性不同,组织也相应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3、器官和系统(organandsystem)形成:是在胚胎发育的早期由几种不同的组织发育、分化和互相结合所形成。器官的组织特征:成体各器官、系统分别具有其细微结构的组织特征,执行

3、着特定的功能。如:口腔、食道、胃、肠等均由不同的组织发育、分化和结合而成,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形态结构特点,但却执行着共同的功能,即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除糟粕。(二)胚胎学(embryology)定义:是研究人体发生、生长发育及其机理的学科。研究内容:生殖细胞形成、受精、卵裂、植入、三胚层形成与分化、胎膜与胎盘、先天性畸形等。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一个从精、卵结合所形成的受精卵开始直至个体死亡的连续不断的过程,也是一个由单细胞受精卵演变成多细胞人体的生长、发育与分化的过程。人体在母体内生长发育的过程可

4、分为胚期和胎期,而在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绝大多数变化是发生在胚期和胎期。所以人体胚胎学实际是研究人体在胚期和胎期的生长、发育,它所涉及的时期可以说是从受精开始,终止于出生。胎儿的诞生只不过是在人体的生长发育中环境的明显变化,人体本身的生长发育并不因诞生而停止。胎儿诞生后,不只是身体的长高、长大,而且还要发生一系列的重要变化。因此,从广义的角度讲,研究人体的发生、发育的科学,应称为人体发生学(developmentofhuman)。二、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方法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两方面:即

5、显微镜和标本。显微镜包括:1.光学显微镜(lightmicroscopy,LM): 又称光镜,常用于学习和研究组织学与胚胎学,其分辨率为0.2μm,放大倍数约为1000倍。2.电子显微镜(electronmicroscopy,EM):又称为电镜,多用于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其分辨率为0.2nm,比光镜高1000倍,可放大几万倍到几十万倍。因此电子显微镜能观察到细胞的更微细结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扫描电子显微镜图(一)一般光学显微镜技术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标本(切片)是最常用的方法。组织学的标本制作

6、比较复杂,基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即步骤:取材、固定、脱水、浸蜡、包埋、切片、染色、脱水、透明、封固等。其他制片技术:此外血细胞、分离细胞或脱落细胞可直接涂在玻片上(涂片);疏松结缔组织可撕成薄片铺在玻片上(铺片);牙和骨等坚硬组织可磨成薄片(磨片)染色(Stainning):切片或其他标本需经染色后方可在显微镜下观察。(1)常规染色:苏木精(hematoxylin,H)和伊红(eosin,E),简称HE染色。苏木精:为碱性染液,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和细胞质内的核糖体等物质染成蓝紫色,该物质称为具有嗜

7、碱性(basophilia)。伊 红:为酸性染液,可使细胞质内的普通蛋白和胶原纤维等物质染成粉红色,该物质称为具有嗜酸性(acidophilia)。若与苏木精和伊红亲和力均不强,则称中性(neutrophilia)。HE染色,示小肠绒毛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细胞核嗜碱性,被染为蓝紫色;细胞质略嗜酸性,被染为粉红色。(2)甲苯胺蓝(toluidine)染色技术:甲苯胺蓝是一种蓝色的碱性染料,可将细胞内、外的某些物质染成紫红色,而不是蓝色,这种染色现象称为异染性(metachromasia)。示气管壁透明软

8、骨囊:具有异染性的特点,在HE染色下被染为蓝紫色,但在甲苯胺蓝染色中,则被染为紫红色.(3)特殊染色:即重金属盐浸镀法,如硝酸银法和氯化金法等重金属盐浸镀法可使附着在细胞或组织表面的金属微粒还原而呈棕黑色或棕黄色。有些细胞或者组织可直接使硝酸银还原而被显示出来,称为亲银性(argentaffin);有些细胞或组织不能直接使硝酸银还原,在染色过程中需另外加入还原剂尚能发生反应,则称嗜银性(argyrophilia)。硝酸银染色,示小肠腺内分泌细胞细胞被染为黑色;HE复染(二)电子显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